拉丁美洲文学为什么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化现象?有哪些代表?

史振科

拉丁美洲文学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现象,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事情。在此之前拉丁美洲有前殖民地时期的一些本土文学,有十九世纪后期开始的现实主义文学,但都是地方性的,作品水平和影响力有限。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一大批拉美地区的作家纷纷探索出一些新的既具本土性又大量吸收了欧洲现代派表现手法的文学风格,形成鲜明的特色组群,例如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诗歌中的新超现实主义。很快被欧美文坛注意到,于五十年代开始通过引进翻译等,推向世界各地,从而成为一种整体现象受到世界文坛关注。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小说方面的“魔幻现实主义”。拉丁美洲地区在成为西方殖民地之前,有相当长时期的部落文明存在,有大量口耳相传的部落神话、传说、人物和历史。这些早已烙入了本地人的灵魂深处,是本质性的存在,是他们之为他们的印记。对于前现代文明的人来说,“魔幻”与现实事物、现实世界一样的真实吗?举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玉米人》为例,小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一位妻子苔贡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丈夫伊克日夜思念,哭瞎了眼睛,决定去寻找妻子。途中遇到一个贩卖白兰地的玛雅人,两人结伴同行。他们终于找到苔贡了,伊克兴奋无比,眼睛神奇地恢复了视力,但是眼前却只见苍翠的高山,原来妻子已经化为一座叫苔贡的大山了。伊克伤心欲绝,终日借酒消愁,最后还与那个玛雅酒贩子一同做起了违法的事情,狼铛入狱。而与此同时,玛雅青年伊拉奥写了一个爱情故事,当他把这个故事讲听众人听时,大家一致认为,这个故事根本不是他的创作,因为故事中的主人翁苔贡、伊克现实中就存在着。伊拉奥莫明其妙,但当他翻越苔贡山时,他发觉这座山很熟悉,连动物仿佛都对他点头,他恍然大悟,原来现实与神话不能分彼此的同一个东西,现实是真实的,神话同样是真实的。《玉米人》传递出来的这种认知模式,既是拉美丁洲本地人的传统意识,同时也是所有前现代文明的民族,包括中国人的认知模式:神话照进现实时,现实就呈现为既是真实的也是虚构的这样一种同构特征。我们读中国上古神话传说、屈原的《九歌》《九章》,我们读刘邦、朱元璋的传记原文,都有神话成分,难道史家不知道“斩白蛇”是神话吗?当然知道,但是史家更知道皇帝是授命于天,天有象兆来证明这一位就是真命天子,故“斩白蛇”传说只能是如此这般的出现,既然只能如此这般,不就是真实吗?所以,对于古人来说,他们主观世界里关于真实与神话的分别尺度,与我们现代人恐怕很不相同。同理,拉丁美洲文学利用了包括印第安人、墨西哥人、玛雅人这些传统思想,把当下的现实融入到神话传统中,又利用欧洲地区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盛行的“超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和手法,探索出一种新的拉丁美洲文明面孔,旨地回应拉美地区“现代化”“殖民化”“贫富悬殊”等一系列的时代问题,宣示作家们的意愿和追求,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了。

八十年中后期开始至九十年末,是国内引进翻译拉丁美洲文学作品的一个高峰期,好些作品对中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歌方面,拉美地区的诗歌,与小说同样地得益于本土悠久的前现代传说。把自然、神灵、人、幸福、自我、兴奋、毁家、失落等主题,以热烈的、哀伤的、狂想的、抒情的方式,同样借鉴了欧美现代诗歌的成就,发展出自家的面目。

鄙人读拉美文学作品集中在年轻时期,之后断断续续,不系统,也没有兴趣系统。凭些许的记忆,推荐几部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拉美文学的重镇式人物。

小说方面:

1、卡澎铁尔《这个世界的王国》。

2、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总统先生》

3、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4、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百年孤独》

5、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

6、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

7、胡利奥·科塔萨尔《跳房子》

8、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等短篇小说集

9、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

诗歌方面:

1、米斯特拉尔《死的十四行诗》

2、帕斯《太阳石》

3、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4、沃尔科特《白鹭》


唔好嘈

拉美文学真的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啊,当年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时,各种震撼各种爱不释手,简直不能更喜欢。从马尔克斯又延展到博尔赫斯,还有胡安·鲁尔福,简直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这些作家笔下的作品绝不比你那些经典的欧洲名著要差。

按照我个人的喜好,列几本书吧。

1、《百年孤独》

个人的心头好,没有什么理由,或者说这本书本身就是它的理由。作为马尔克斯的成名作,《百年孤独》在诺贝尔文学奖中一举夺冠,而且也这本书,让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席卷全球,把拉美文学推向了世界的高度。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会知道,上个世纪80年代,多少知名的中国作家都是《百年孤独》的迷弟迷妹,比如火得一塌糊涂的莫言,《百年孤独》开头更是被各种模仿,各种膜拜~

《百年孤独》讲述了拉美大陆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历史,它最令人新奇之处,在于其故事的绝对精简,情节毫不拖泥带水,而且异常好看,现实和虚幻失去了应有的界限,但又不至于浮夸,相反将整部小说变得轻盈而透明,离奇中遍地是可以捡拾玩味的细节。

但个人建议,年纪太小的话,不要太早尝试这本书,因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拉美特有的重名很有可能会让你理不清头绪。因此,喜欢马尔克斯作品的人,喜欢得死去活来;不喜欢他的作品的人,那是一页都不会再碰。我是前者,所以我推荐大家可以去读读马尔克斯的其它作品,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都是相当不错的作品,马尔克斯的小说质量一般都不差。

2、《虚构集》

说到拉美文学,如果只是提到马尔克斯,那显然是不完整的,博尔赫斯这座文学史上的巨人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博尔赫斯的出现,曾经被人称之为颠覆了上个世纪的小说,甚至是颠覆了整个世界对于小说内容本身的概念。要知道,他早年在中国出版的全集都卖到断货啊!想看只能到淘宝去买影印盗版啊!

之所以推荐《虚构集》,是因为这部短篇小说集中收录有他的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博尔赫斯更擅长短篇类型,如果你喜欢文学迷宫、喜欢文字游戏,喜欢文学中那种捉摸不透的感觉,那么博尔赫斯真的非常适合你,因为他总是能够恰到好处地将那种虚构性发挥到极致,模糊时空的界限,引人入胜。

3、《佩德罗·巴拉莫》

胡安·鲁尔福的作品,个人认为他的写作风格是最能表现魔幻现实主义和拉丁美洲世界的,特别是这部中篇小说。胡安将死人和活人放在同一个空间里,故事中大片大片的闪回与追忆,死去之人的念想,没有尽头的独白,以及引人深思的空白,都在诉说着拉丁美洲曾发生过的那些遥远的往事。初看时可能会心惊,但是不要怀疑,我们眼里的魔幻,其实就是拉美人民的现实,生死无界,就是其本质。


4、《2666》

最后安利波拉尼奥的这本长长长篇小说吧……真的厚得跟个砖头似的,被誉为是21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如果说博尔赫斯颠覆了所有的短篇小说,那么波拉尼奥就是颠覆了所有的长篇小说。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看似没什么联系,其实是以全景式的视角在看待整个拉美大陆面临的问题,赤裸裸地呈现出那些黑暗的过去和现在,让人莫名想到《上帝之城》这一类的拉美电影,波澜壮阔里蕴藏着忧郁的悲伤,这就是拉美。


欧美文学风

先说一下,何为拉丁美洲文学。

拉丁美洲文学,即拉丁美洲全部国家和地区以印第安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英语等写作的文学。

从拉丁美洲文学发展的特点,咱们来罗列其涌现出的经典作品和名家。

在其文学史上,迄今为止共出现过四个高潮,每一个时期涌现经典作品和名家如下:

一、浪漫主义诗歌时期。

代表人物为三大诗人,即古巴的何塞•马里亚•埃雷迪亚,其经典代表作品著名诗作有《在乔卢拉的神坛》、《尼亚加拉瀑布颂歌》、《流亡者之歌》、《暴风雨中》、《致大海》等;厄瓜多尔的何塞•华金•奥尔梅多,以描写胡宁之战的胜利的一首《胡宁的胜利:献给玻利瓦尔的颂歌》长诗闻名;最著名的颂诗委内瑞拉的安德雷斯•贝约,他的诗作主要歌颂拉丁美洲的乡土风物,如《美洲的西尔瓦》和《热带地区农艺颂歌》。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位阿根廷的政治家、教育家萨米恩托,他创作的经典作品《法贡多》,既不是小说,也不是传记,写的是阿根廷草原上一位军事领袖的生平。书中写到法贡多被罗萨斯所暗杀,转而抨击罗萨斯,提出"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的口号,将浪漫主义的中心精神推向一个至高点。

二、现代主义诗歌时期。

文学大家多米尼加文学评论家马克斯•恩里克斯•乌雷涅,一起创作了《大帆船的归来》,明确了现代主义创作风格。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在拉美被尊称为“诗圣”的鲁文达里奥,于1888年出版了他的诗集《蓝》。这本诗集不仅为他本人赢得了声誉,也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1905年,出版的《生命与希望之歌》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同一时期,著名的名家还有古巴的胡利安•德尔•卡萨尔,哥伦比亚的何塞•阿森西翁•西尔瓦和秘鲁的曼努埃尔•贡萨莱斯•普拉达等。

三、现实主义小说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涌现出五大名著,即:墨西哥马里亚诺•阿苏埃拉的《在底层的人们》,玻利维亚阿尔西德斯•阿格达斯的《青铜的种族》年,阿根廷里卡多•纪拉尔德斯的《堂塞贡多•松布拉》,哥伦比亚何塞•欧斯塔西奥•里维拉的《漩涡》,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的《堂娜芭芭拉》。

四、近年来所谓的“文学轰动”时期。

主要时间段子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这一时期,出现的名家有哥伦比亚的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其《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成为经久的经典巨著,一再畅销再畅销。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其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从1955年初版到现在,已经再版了二十多次。

另外,还有胡利奥•科塔萨尔,其经典作品有《跳房子》《放大》;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其代表作品有《城市与狗》《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迈塔的故事》《谁是杀人犯?》《后母的奖赏》等;卡洛斯•富恩特斯,其代表作《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美国佬》《与劳拉•迪亚斯共度的岁月》,以及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烈火平原》;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邮差》《巴勃鲁•聂鲁达-火热的耐心》等等。


作家桑妮

说到拉丁美洲文学,最有影响力的要数魔幻现实主义了。20世纪30年代,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先后来到文艺圣地巴黎,结识了路易·阿拉贡、艾吕雅、安德烈·布勒东等一众超现实主义作家。至此也开启了对新的创作风格的探索。在拉丁美洲文学来将,早期占有重要地位的并非是 小说,而是诗歌和民谣。然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兴起,也为拉美的作家找到了抒发自己的特别的方式。

1930年,阿斯图里亚斯出版了第一部故事集《危地马拉传说》,故事取材于民间神话和玛雅基切人的“圣经”——《波波尔·乌》,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此后他的小说代表作《总统先生》(1946)、《玉米人》(1949),都将神话传说与故事嫁接,并有力讽刺了现实。有人评价“没有《总统先生》,就不会有《百年孤独》”。1967年,由于“作品深深植根于拉丁美洲和印第安人的传统之中”,阿斯图里亚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49年,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人间王国》,更拓宽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含义。在序言中,他明确提出把社会和历史现实放到魔幻神奇的氛围中加以表现,对后世影响很大。再到1955年,马尔克斯说自己可以倒背如流的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问世,魔幻现实主义从技术上已臻成熟。然后迎来了六七十年代“文学爆炸”的大繁荣,佳作迭出,“具有排山倒海之势”。

此外还比较有名的就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等等,以及博尔赫斯的诗集和短篇小说,还有阿根廷作家科尔塔萨的一系列短篇小说,风格性极强,几乎读到就会意识到是谁写的。还有就是智利作家阿连德的《幽灵之家》等等。


国家人文历史

说到拉美爆炸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拉美文学丛书”基本上把其代表作品涵盖了。

我要重点提到几位我很欣赏的拉美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这部小说诞生于1955年,作者胡安·鲁尔福仅发表过短篇小说集《平原烈火》和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还有一部电影剧本,此后就洗手不再从事文学创作,而搞人类学研究了。但是,这部《佩德罗·巴拉莫》却成为拉美爆炸文学的奠基之作,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佩德罗·巴拉莫》结构奇特,语言汪洋恣肆,小说的主人公从未露面,却到处被人传说,因为他是个鬼魂,一个曾经胡作非为、淫人无数、儿孙遍地的恶霸,叙述者在找他父亲,却找到了各种传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会“大段大段地背诵《佩德罗·巴拉莫》”,在他创作灵感枯竭的时候,《佩德罗·巴拉莫》给了他创作的动力。

二、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胡利奥·科塔萨尔的《跳房子》颇具先锋性,是一座堪比博尔赫斯的文学迷宫,你可以用两种阅读方式:第一种是顺序的从1读到56章结束;第二种是在顺序阅读前56章时,跳跃、穿插进后99章的内容,就像那种“跳房子”游戏,小说的内容因此更为丰富,也更为庞杂。作者还写过短篇小说集《动物寓言集》《游戏的终结》《万火归一》《八面体》《我们如此热爱格伦达》等。

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百年孤独》在中国太有名了,不用介绍了,它几乎哺育了整整一代先锋小说家的写作,它的开头被中国小说家无数次模仿。《百年孤独》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是任何介绍拉美文学都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

四、巴尔加斯·略萨的《城市与狗》。

巴尔加斯·略萨作品很多,有《绿房子》《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狂人玛伊塔》《情爱笔记》《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公羊的节日》等,并于获得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巴尔加斯·略萨出道很早,《城市与狗》主要讲述的是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学生们的生活以及他们与学校当局之间的种种矛盾。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赌博”等丑恶行为,来揭示上层社会生活的糜烂和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他的《城市与狗》与《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卡洛斯·富恩特斯)、《跳房子》、《百年孤独》被称为是拉美爆炸文学的4部里程碑小说。

五、吉列尔莫•卡夫雷拉•因凡特的《三只忧伤的老虎》。此书尚无中译本。原书名《Tres tristes tigres》是古巴的一句绕口令,小说中描述了自己在哈瓦那的梦游生活,他是如何发现了自己最喜爱的主题:英语、电影、文学、音乐,想象奇特、语言幽默而带有色情意味,是“一锅哈瓦那大杂烩”,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小说。


迷楼

二关于诗歌:20世纪的西班牙文学产生过不少世界一流诗歌大师。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洛尔迦是最有才华的诗人,可惜他40岁就去世了,留下了有名的《洛尔迦诗歌精选》,他那么多经典之作,我最喜爱《海螺》,


分享与友友:

——给纳达丽妲•希美奈思

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

它里面在讴歌

一幅海图。

我的心儿

涨满了水波,

暗如影,亮如银,

小鱼儿游了许多。

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

还有一首:最初的愿望小曲

在鲜绿的清晨,

我愿意做一颗心。

一颗心。

在成熟的夜晚,

我愿意做一只黄莺。

一只黄莺。

(灵魂啊,

披上橙子的颜色。

灵魂啊,

披上爱情的颜色。)

在活泼的清晨,

我愿意做我。

一颗心。

在沉寂的夜晚,

我愿意做我的声音。

一只黄莺。

灵魂啊,

披上橙子的颜色吧!

灵魂啊,

披上爱情的颜色吧!

诗人的诗别具一格,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感受。


海棠999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拉丁美洲文学成就卓著,二战以后,更是异军突起,进入世界文学前列。

1945年,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诺奖获得者。

1967年,危地马拉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获诺奖。

1971年,智利巴勃罗.聂鲁达获诺奖。

1982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获诺奖。

当代拉丁美洲文学流派纷呈,仅现实主义就有很多种,其中魔幻现实主义影响最大。

乌斯拉尔.彼特里和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是魔幻现实主义先驱。

彼特里第一个将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引人拉丁美洲,还创作了最早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他写于1928年的短篇小说《雨》开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

阿斯图里亚斯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另一先驱,代表作为《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玉米人》。

在他们之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和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弗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人间王国》、《佩德罗.帕拉莫》。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大悔忆智冰

拉丁美洲的文学作品读的不多,也就读过百年孤独,且因为晦涩难读只看了个大概。由于文化不同我们的审美和欧美等国的文学作品志趣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文学和哲学作品大多是赞美或讴歌善良和智慧的,在四大名著中红楼梦己经算是较另类的作品了。我们的文化和文化作品急需向真实和真诚前进。


阳光明贞

有不少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均属世界一流。

拉丁美洲文学水准很好,迄今为止,这个区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数量,仅次于欧洲,其总体文学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而且,拉丁美洲国家大多靠海,海洋文明让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富于奇异的想象力,而这正是一名作家所必需的天赋,如此看来,拉丁美洲文学在这一个多世纪以来大放异彩,也就毫不奇怪了。

以下是部分拉丁美洲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1、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2、墨西哥的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3、墨西哥的胡利奥•科塔萨尔:跳房子

4、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

5、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美国佬、与劳拉•迪亚斯共度的岁月

6、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7、博尔赫斯: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等,均属经典。


马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