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的帮手,拉开"大议礼”事件"大幕的张璁

众所周知,"大议礼"事件是明朝嘉靖时期比较热门的政治事件之一,其内容大体是让嘉靖不要认他还在世的父母为父母,而改认明孝宗朱祐樘为父母,嘉靖肯定不同意了,于是双方引经据典的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辩论,可一开始的胜利者却不是嘉靖,但他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事件的发起者是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挑战者是嘉靖及其帮手。在初次的较量中,嘉靖孤身奋战,由于没有实力,最后不得已采取强制下旨通过的办法,可被内阁"封驳",于是暂时失败。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嘉靖不在是孤身奋战,因为他迎来了两个很重要的帮手,一个是他母亲,另一个名叫张璁。
​(图片来源:百度)

张璁这人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个不第举人,据说他自从二十多岁考上举人之后,连续考了二十几年的进士都落榜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放弃考进士,决定去吏部报道,因为当时凭举人的身份是可以候补分得一官半职的。当他去到吏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都察院的都御史,这御史劝他再去考一次,必定会中。也不知道这位御史是不是算命的,不但劝他再考一次,还告诉他以后还能入阁。这让张璁大吃一惊,把他当成疯子晾在一边,然后转身就走。没成想这位御史反而把他拉住,一定要他相信他,再考一次。张璁耐不住他的纠缠,自己也动心了,心想反正自己都考了那么多次,再考一次也没什么,于是便又去参加进士科的考试,没想到还真中了,虽然只是二甲七十多名,但好歹也是进士出身了。凭这身份,他可以分得一官半职了。


​(图片来源:百度)

可因为年纪太大,此时的他已经近五十岁了,所以他得到只是一个在礼部类似于实习生的职位,但他却没有觉得不好,反而是乐滋滋的去上班了。也许是阴差阳错,又或许是闲来无事,他居然翻到了礼部尚书毛澄给嘉靖那道改认爹娘的奏折。一番认真研读之下,张璁觉得那位御史说的或许是真的:自己或许有机会入阁。因为这是关于礼仪方面的,而自己的强项恰好就是礼仪,假若帮皇帝打赢了对手,那自己就是皇帝的功臣,想要入阁还不是手到擒来!但难度还是太大,因为他的对手是权倾朝野,连皇帝都怕的内阁首辅杨廷和。可张璁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富贵险中求。就这样,孤身奋战的嘉靖皇帝便迎来了第一个帮手。

​(图片来源:百度)

说干就干,张璁马上挑灯夜战,四处查找资料,然后引经据典的写出,一份任何人都驳不倒的论文,第二天一早就马上递到嘉靖手里。当嘉靖看到这篇论文之后,大喜过望,说了一句:"吾父子获全已!"因为张璁这篇论文虽然很长,各种引经据典,但最后的结论是:皇帝想认谁为父母都可以!这正是嘉靖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