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西丨艺术创作的目的是服务人民

  纪念毛主席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有一句话说,文艺的首要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说你要能将虚拟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毛主席一阵见血地说:你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你找不着为谁服务,就彻底完了。因为你没有服务对象,就等于没有人买你的单。

  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中国人物画大师刘文西青年时期受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影响极大,就提出艺术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自此之后更是将深入生活、走近群众、表现人民的形象贯彻至其整个艺术生涯。他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期望把我毕生创作的画,在陕西这个创作源地展现出来,让我的画能够融进黄土地的血脉里,能够服务人民,融入人民。”

  他画了大量的人民群众的形象,有黄土地上的老农,有陕北的孩童,有少数民族的少女,无不朴实亲切,充满生活气息,透露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传达了画家对于新时代和主人翁的赞美和讴歌。尤其是他把陕北老农的经典形象浓缩地表现了出来,把那种自然、朴实、 沧桑的一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刘文西将中国画的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结合起来,笔墨工写结合,既有描绘细致的面部,也有泼墨淋漓的背景。他的人物画之所以成功,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着统领一切的地位。

  刘文西多年以来,致力于水墨人物画的研究和创作,他始终以形神兼备作为自己最高的艺术目标,通过形象思维,追求“迁想妙得”的艺术效果,在造型上吸取西画中素描和色彩的精华加入民间艺术中清新健康的朴素格调,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社会互动家华君武曾说过“刘文西同志在创造现代中国人物画上是杰出的、有功绩的。他融合中西画法之长,不断实践,经常深入生活(不是现在所说的贴近生活)。他画的陕北老乡、男女老少,真是栩栩如生(不是现在被报刊用烂了的栩栩如生)。他创作的中国革命领袖形象可谓形神兼备。我说在当今中国画坛,刘家风格已经形成”。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长期的深入生活过程中真正懂得深入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创作冲动,也获得了大量创作素材。刘文西就是这样的人民画家……

  刘文西,浙江嵊县人。1953年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教导,195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及美院领导工作。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延安市副市长等职。

  德风堂长期购销于右任、石鲁、黄胄、何海霞、刘自椟等名家书画作品。名人字画定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德风堂画廊向藏家郑重承诺:凡在德风堂画廊购买的书画作品,均附有德风堂画廊出具的保真证书,以及部分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照片及视频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