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对此人说:你两哥哥都将当皇帝,但你若当必死,后来果然应验

宋朝开国皇帝的母亲杜太后一生育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传说在公元927年,杜氏还在怀赵匡胤的时候,一天晚上竟然梦到了太阳落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这件事被乡人知道后都说这是天子降临,而等到怀次子赵匡义的时候她又梦见了一个神人落进了自己的肚子,由清人编写的 《宋稗类钞》收集了所有关于宋朝的稗官野史,其中就有记载“杜氏,孕二子,皆异象”,后来赵匡胤果然黄袍加身,杜氏临终前让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主要是交代以后皇位的继承问题,这就是后来常说的“金匮之盟”。


杜太后临终前对赵匡胤说:“汝百岁之后当传位于汝弟”,在宋朝私史中记载的“金匮之盟”是指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赵匡义,而赵匡义死后则应该将皇位传给赵匡美,那么这个赵匡美是谁呢?没错,他就是赵匡胤的三弟,但是和赵匡义不同,赵匡美和大哥二哥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的母亲是耿氏而非杜氏,赵匡美也叫赵廷美,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后,赵匡义和赵匡美为了避讳都改了名字,那么按照“金匮之盟”,赵匡义都当上了皇帝,赵廷美为何没能如愿呢?


赵廷美比赵匡胤小了整整有二十岁, 宋太祖建立大宋时赵廷美年仅13岁,那会他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不过赵廷美从小就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显德五年(958年),赵廷美才10岁,那一年大哥赵匡胤担任忠武军节度使,并于次年进行北伐,那一年赵廷美主动要求参军一起北伐,但没人把他的话当真,认为他只是一个小孩子,自然也不会同意,那一次北伐很顺利,将契丹骑兵逼退关外,也正是这次北伐胜利,赵匡胤的手下开始准备拥立他为王,也就有了后来的陈桥兵变,赵匡义和赵普将黄袍强加在赵匡胤身上,一代帝王从此崛起。


赵廷美在家中对远方的事一无所知,一日他趁着婢女不注意,趁机逃出城外玩耍,由于他身穿锦衣,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刚出到城外,一位僧人就拦下了他,这位名叫普济的僧人问了赵廷美的来历,他如实回答,僧人一惊,对赵廷美说:“你两位哥哥都不是凡人,他们以后将会成为天子,但你命中无此富贵,如果你非要强求注定会因此灭亡”,赵廷美当时只不过是一个11岁出头的小孩,一回家就将僧人的话告诉了家人,家人也很惊讶,这件事便在民间传开。

果然到了960年春,赵匡胤兵变的消息传到了家中,很快赵匡胤带着大军来到了开封的城门脚下,守城的将军是石守信和王审琦,这两人和赵匡胤的关系非常好,三人还结拜过兄弟,看到赵匡胤兵临城下,两人立马打开城门迎接,这场兵变将士们兵不刃血就成功地控制了开封,翰林学士陶谷事先就准备好了禅代书诏书,宣布皇帝主动禅位,赵匡胤就这样顺利地登上了皇位,以宋为国号,改元建隆。

16年后,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因病去世,按照杜太后先前立下的“金匮之盟”,太祖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此时赵廷美年仅29岁,而赵匡义也才37岁,看着二哥都当上了皇帝,身为魏王的赵廷美心里很不是滋味,按照“金匮之盟”,要等到二哥死后自己才能继位,可二哥才37岁 ,不出意外还要等上二三十年,他根本等不了,而且他认为到时候自己已经年老,得不得到皇位还另说,对权力的渴望让赵廷美变得很暴躁。

一日赵廷美的手下提议篡位,这个想法一出来赵廷美终日不能安心,便开始谋划该如何夺位,他在私底下悄悄地集结了兵力和谋士,准备一举杀死宋太宗赵光义,然而在太平兴国七年,也就是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准备篡位的阴谋被赵光义发现,但宋太宗并没有杀他,只将他的开封府尹给革除,念在手足之情将他贬到洛阳当太守,然而到了洛阳后他还是想篡位,和兵部尚书多次密谋,最终又被发现,这一次宋太宗削去赵廷美一切职位,让他闲居在家。两年后,赵廷美就因忧郁成疾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