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教师女性化,你怎么看?

虹羽橘子


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的收入对需要养家糊口的男性仍然没什么吸引力。不可否认,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投入尤其是直接对教师本人工资的增幅与社会其它行业的收入增幅相比,确实有一直在追赶,一直无法超越之感。有人说以前教师的工资也不高,不是还有很多男教师吗?以前就业的渠道窄,工作岗位少,好不容易跳出农门,有份安定的工作就感到心满意足了。二是教师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了。以前农村的孩子出来当个老师,全家人都觉得面子有光。现在村里的打工人回来,当老师的都不好意思凑近去。为啥?没人尿你这个穷教书的!而且当老师还得提心吊胆的,哪天哪个学生打架了,跳楼了,溺水了,甚至就是摔跤了,你就等着哭吧。三就是职称与工资挂钩制度。这个制度先不说公不公正。最重要的是这个制度完全堵死了年轻人的上升渠道。为什么呢?因为职称的设置是有比例限制的。现在很多学校的中,高职称比例都基本满了甚至超了,那么新入门的老师从进入学校就知道,这辈子就可能是一个初级职称最多是个中级职称而退休。你说年轻人谁愿意呀?干得一样多甚至更多,得到的待遇却比别人少,甚至这种状况有可能会持续一辈子。谁又比谁傻呢?职称不除,教育无望;教育无望,何谈复兴?


雪痕57534368


基础教育中教师女性化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女性化不利少年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缺少阳刚之气,不免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基础教育女性化不是一朝一日的问题,而是社会不公所带来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高物价、高消费向钱看改变了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的行业待遇不同。不少大学生入职月收入八九千元,有的年收入甚至几十万元。比如我们邻近有位杨老师入职月收入30多元到退休月收入才升到5千多元,还包括农村生活补贴,可是他家儿子大学毕业入职进入一家企业年收入就是二十万元。唯独教育行业教师地位日益低下,待遇不能保障。教师养家糊口成困惑。尽管政府也采取了许多办法,由于职称的设定把全体教师带上了独木桥,大部分教师到退休每月也只能领到三四干元的微薄收入。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待遇提升比窝牛爬得还慢。教育不是企业,决不是一投放教师就能吹糖见米,得到利益最大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培养一个能给社会带来效益的优秀人才而决不是某一个教师单独所能完成的。教育不仅是提高人类社会全民族的素质,更重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建设者和生力军,它牵涉家庭、国家、社会,不庸忽视。由于教师每年来的默默奉献,带来不了待遇的更快的提升,吸引不了优秀的男士们也是自然的。


ABC乐享人生


男性谁干这婆婆妈妈工作。大环境来看,基础教育没有被政府及家长当作专业技术工作来对待,只是培训师,培训孩子识字算题,所以工资待遇较低,不足以让有才干的男老师体面地扮演社会家庭角色,而女教师在社会家庭中经济收入任务较轻,稳定的要求较高,所以社会和个人双向选择造成今天基础教育中女教师占主流的局面。其实这只能算畸形发展,不利于孩孑健康成长。


云天信步87788691


女老师多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女教师有耐心,心又细能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可因势利导及时解决问题。另外男孩子不愿当中小学老师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如果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达到一定高度,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