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巾军起义——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标哥日常,用简短的内容带你了解中华历史~

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意在举旗造反,不料消息走漏,义军在准备阶段遭到元军镇压,韩山童被杀。刘福通逃出重围,召集白莲教余部,于农历五月初三发动起义,一举攻占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地,因起义士兵头上皆裹红头巾,故称“红巾军”。

红巾军

义军每到一处,都打开官仓放粮,得到百姓拥护,队伍迅速扩大至几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之下,全国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又出现多支红巾军。元朝廷见红巾军声势浩大,急忙调动由六千色目人(中亚人)组成的阿速军和几支汉军前来镇压红巾军。阿速军本为元朝的一支精锐部队,但至元末已腐化,失去战斗力。与义军一交锋,阿速军即溃败。刘福通指挥义军连续攻下亳州(今安徽亳县)、项城(今河南项县)、朱皋(今河南固始北)、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州)等地,部众发展至十余万人。

地形图

1355年,起义军占领亳州后,刘福通将韩山童之子韩林儿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1357年,刘福通分兵三路北上讨伐元朝,义军曾一度攻占汴梁,并将其定为大宋国都,红巾军达到鼎盛时期。然红巾军兵力分散,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又缺乏周密的作战计划,在元军的疯狂反扑下,义军经十三年战斗,最终战败,刘福通于战斗中牺牲。而元朝经此打击,也风雨飘摇走向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