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春丁特刊】李冠云:历代释奠礼仪注之不同

《论语·为政》载子张之问礼,孔子答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礼记·郊特牲》又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荀子·荣辱篇》亦批评不识礼义而抱残守缺者曰:“不知其义,谨守其数,不敢损益,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官人百吏所以取禄秩也。”孔子强调要防止“礼”流于形式,要在其应有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礼仪的实践,这个应有的精神,就是礼之“义”。“礼,时为大,但必协诸义。”通过历史来看,任何礼仪自先秦以降,历代均有调整,时移世易,任何礼仪随时变迁更是其必然规律,此亦礼义之所在。

古者,释奠、释菜之名虽早见于经籍,然其仪注皆不可考,自唐《开元礼》仿佛《仪礼·馈食》篇节文为之详,始有后世国学郡县释奠之制。从历史上来看,真正意义的释奠礼仪注实始于唐,而由唐迄清,历代释奠礼仪注又均有传承和因革损益之处。这其间,又尤以唐《开元礼》本、宋朱子考订本和明嘉靖改制后的仪注为三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范本。纵观后世历代释奠仪注,其实又均莫不以唐礼为底本而演进之。但无论其如何改进和演变,释奠礼的“迎神奠帛”、“ 三献饮福”、“送神望瘗(燎)”此基本构架却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以下略陈数端,以解唐代以来释奠礼之不同:

唐宋释奠礼先排班,后迎神奠币(帛),次进俎,次三献,这个基本架构为唐宋释奠所共有。唐礼无分献,宋礼始有之,但仅一献而已,至明礼再变分献为三献;明初之礼为排班、迎神、奠币(帛)、进俎、三献(含分献)、饮福受胙、彻馔、送神,望瘗,后将奠帛合并于初献,改为排班、迎神、三献(含分献)、饮福受胙,彻馔、送神、望瘗。清礼因明制而仍之。

在时间上,唐礼于未明十五刻割牲、未明三刻就位行事,宋代和明初以丑前五刻开始行事,明嘉靖更定祀典及清代则以质明行事。单就时间来看,宋元和明前期均以夜半之时行礼,唐代和嘉靖后以天刚亮未亮之际。究礼义来说,当以唐礼和嘉靖后所定为正。《仪礼·士冠礼》:“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礼记·礼器》:“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闻之而称赞子路曰:“谁谓由也不知礼乎?”祭祀乃人神相交沟通之事,神属阴、人为阳,祭乃求诸阴阳之义,亦必求诸阴阳之介,而天刚亮未亮之际即合乎此义。

古之祭祀必立尸,周人在祭祀时如奏乐迎尸、引尸入门、请尸安坐、侑食、献酒、尸胙主人并致嘏词、主人馂尸之余等等诸节,此皆先秦祭礼之目。后世尸事虽废,然此古礼意犹存,释奠礼中的饮福受胙即先秦尸酢主人之礼。唐礼初献毕即饮福受胙,亚、终献毕则各饮福不受胙。宋、明、清为三献皆毕而饮福受胙,并取消亚、终献饮福仪。金代国学释奠则无饮福受胙之仪。

唐宋之礼,正、配位前皆读祝,明清改为惟正位读祝,配位则取消之;唐礼惟皇太子释奠执笏行礼,其他献官不执笏。宋明之礼三献官及祝者均执笏行事,清礼又取消之;唐礼州县不用乐,宋代开始州县亦用乐;唐宋之礼以再拜为最,明礼以四拜为节,清代则以九拜为隆,故用三跪九叩之礼;唐礼埋币于瘗坎,燔祝于斋坊。宋礼币、祝皆埋于瘗坎,明礼惟帛焚烧而其他瘗埋之,清礼则燎所焚烧而少见瘗埋者;元代始有上香之仪,明礼取消之代以皇帝降香仪,清礼又恢复上香之礼;元礼再拜始有鞠躬之仪,明礼仍之。元代释奠则又有“圣寿辇、圣寿位”(或作“万寿牌”)之设,位于宣圣位之右,以代表元帝。俟释奠礼毕,献官与祭人等均需向此行礼。此为唐、宋、金、明、清诸朝所无,而元礼所独有者。

斋戒。《周礼·大宰》掌百官之戒誓,《大司寇》戒之日莅誓百官戒于百族。祭祀的目的为人神沟通,其首要即在于“诚敬”。斋戒之义即杜绝嗜欲,摄理精神,古人认为,斋者,精明之至,然后方可交于神明。关于斋戒之义,《礼记》诸篇多有论述。要之,“斋”,又称为致斋;“戒”,又叫做散斋。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斋戒期内,又散斋在前,致斋在后,《礼记》“七日戒、三日斋”和“七日戒、三日宿”即此意。古代的斋戒日期多有不同,周代大祀七日戒、三日斋。秦代凡祭,斋三日。汉武帝祭太乙甘泉斋一日,元帝时定斋律,祭天地斋七日,祭宗庙斋五日,小祠则三日。唐代大祀斋七日,中祀斋五日,小祀斋三日。明代天子亲祭天地、宗庙斋五日,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斋三日,降香斋一日。清代斋戒之制大祀三日,中祀二日。斋戒前先戒誓,以砺其志。然后沐浴更衣,开始进入持斋过程。散斋二日在家,斋必变食,居必迁坐,宿于别室。不饮酒、不茹荤、不吊丧、不问疾、不听音乐、不理刑名;致斋一日在斋宿所,思其饮食,思其居处,思其志意,思其所乐,各宜精白乃心,益加敬谨。而孔子第六十九代孙孔继汾在其《劻仪纠谬集》中则提出了另一个观点:“《记》云‘思其居处’云云者,谓致斋则志虑齐一也。他无所思,孝子存著之情,惟从此数端以致其意耳。今去先圣数千年,何从得其居处、笑语而思之邪?非圣无以知圣,又何从得其志意及所乐、所嗜而思之邪?袭空文而无关实义,甚无谓也。再所谓不茹荤者,以葱薤之类气味辛烈不正耳。若夫断肉食蔬,则佛氏之教,非圣人之徒所宜用。”

宋杨复《仪礼图》中的“牲体图”

受胙与解牲。古礼,尸俎谓之肵俎,主人之俎谓之胙俎。《仪礼》上尸嘏主人以黍,所以唐《开元礼》和宋《政和礼》在受福授胙肉时兼授黍稷。明代开始,释奠礼取消了受黍而专受胙。古人行祭祀、燕享之礼时,因身份、地位不同,所用几、案、鼎、俎数量之不同,所用牲体亦有别。故《礼记·郊特牲》和《礼器》篇均有“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之文,此说意即祭祀时牲体的供奉方式有三:一为腥(生肉)、一为熟(熟肉)、一为介于半生半熟之间的祭肉:“爓”。腥以气臭而享神,熟以味而享神,爓乃沉汤之肉,去人情渐近,用爓礼神而明其敬劣也。从祭祀的角度来说,腥贵于熟,是以《郊特牲》所云“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古者,礼神之用,以不近人情者为上。祀天用血,大祭宗庙用生肉,社稷之祭用半熟的肉,只有小祭祀才用熟肴。在前儒的解释里,这是因为崇高的鬼神不食人间烟火而只享受那些气味。但牲体的供奉无论哪种方式,首先都需要先进行分解,以便于供奉和烹制。《周礼·天官·内饔》职掌“割烹煎和之事,辨体名肉物”,《外饔》则“掌外祭祀之割烹”,是为专门职官之设。古时割牲解体之法有三,一曰全脀,二曰房脀,三曰殽脀。全其牲体而升之为全脀,解牲为七体也。又叫豚解;半解其体升于俎为肴烝,又叫做体解;余骨不成体者载于俎谓之殽脀,又叫节解。郑康成云此所折骨,以殽为余骨之称。全脀是大略将牲体分为几大块,以七体:左右肱、胫四,脊一,两胁二;房脀二十一体是在全脀基础上继续析解之:左右肱骨各分为三,肩、臂、臑六体;左右股骨各分为三,肫、膊、髀六体;左右胁各分为三,代胁、正胁、短胁六体;脊骨分为三,正脊、腿脊、横脊三体;共二十一体。天子诸侯之祭乃有全脀房脀,大夫士只有房脀而无全脀。而殽脀为亲戚宴饮之时所用,如《仪礼·特牲馈食礼·记》云:“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殽脀。”在祭礼中,全脀豚解之体荐腥,房脀体解之体荐熟。用牲之时,尊者用尊体,卑者用卑体。在《仪礼·特牲馈食礼》中,右胖所解之肩、臂、肫、胳等,除股骨下端之觳卑而不用,其他部位皆为尸俎、祝俎所用。是以体解二十一体并非全部都可用于祭祀飨神,如正脊之前、肩之上当颈之处为膉,又名脰;胳之下、后足之末近蹄处谓之觳。膉一、觳二皆不在正体之数,更不可飨神之用。古人牲体以四肢为贵,一般以臂为首、脊肋次之。宋人陈祥道《礼书》卷七十七“骨体”条云:“骨贵右而贱左、贵前而贱后、贵上而贱下,贵上,则祭不升髀,以在体之左后故也。贱下,而苞取下体者,以胫骨可以久藏故也。贵前,而祭不用膉者,以非体之正故也。”黄道周《仪礼义疏》卷三十六亦云:“牲体以四肢为贵,脊肋次之。就四体而论,殷人贵后、周人贵前,故前体为贵,而后体次之。就前体而论,肩最贵、臂次之、臑又次之,其序自上而下也。就后体而论,骼为贵、肫次之、髀为下,其序自下而上也。”另,根据《少牢》、《特牲》二礼,士礼用九体,大夫礼用十一体,以此数降杀之则诸侯十三体,天子十五体。释奠礼在《开元礼》和《政和礼》中,祭毕受胙尚以正脊横脊,其体解之数虽与古不符,但仍从体解荐熟之法。明清以降,解牲之法渐废,逐步全用荐腥。阙里释奠旧制受胙时以肩、臂、臑三体以授献官,清代中期以后又简化为单用肩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