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要慧眼观察,更要“用心”交流!北大医生五句话让你读懂医生

“洞察”是医学发展的金钥匙。

学习对医生来说是一辈子的事。

做好医生,需要用“慧眼”进行观察,更需要站在患者立场上,“用心”进行交流。

……

说这些话的医生,正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健医生。

近日,在由心脏影像与心脏干预大会(简称CICI)主办、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和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公司雅培协办的“‘师说心语’之洞察”活动上,刘健教授用三个故事揭示了他对医学洞察本质的感悟,看完这些故事,让你更了解医生这个职业。

1

救治的关键是“洞察”病源

无论是面对一个患者,还是一类疾病,成功的救治的关键是“洞察”病源。

1910年,哈尔滨爆发了近代历史上最可怕的一次鼠疫,6万人的生命在短短一周内被吞噬。一位中国医生站了出来,他就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北大人民医院的前身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伍连德博士。

当时日本医生怀疑瘟疫是由老鼠传播的,但解剖了上百只老鼠也没有发现鼠疫杆菌。伍连德博士到达灾区后,没有像日本医生一样去解剖老鼠,而是来到患者之间,问病史、看患者、认真观察,最初推断出一个大胆的设想:这次鼠疫不是普通的跳蚤叮咬传播的鼠疫,而是飞沫传播的肺鼠疫,危害更严重!

这个观点没有人支持,而伍连德又做了一件让世界震惊的事情,解剖了一个因鼠疫去世的女患者尸体,果然发现了鼠疫杆菌!这是东北乃至全中国境内第一次符合现代医学的尸体解剖。

伍连德博士又用极大的勇气坚持隔离患者、火葬所有鼠疫感染死者,才最终控制传染源。伍连德博士也因为他的贡献,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提名的科学家。

“洞察”是医学发展的金钥匙,刘健教授感悟道,“医生的洞察需要去了解病史,通过患者的故事去寻找蛛丝马迹,通过检查来了解疾病背后的信息,但最终是医生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这些信息真正转化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2

医生的洞察力为医学带来新方法

提到心脏介入治疗,不得不提到一个人。1977年9月16日,德国医生安德鲁•格林特茨实施了世界首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即通过微创技术,送入球囊导管到达冠状动脉的狭窄处,通过球囊的扩张,让狭窄的血管重新变“粗”,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

38岁,当时这个患者和医生处于同样的年龄。在此之前,冠脉病变只能进行搭桥手术,开胸手术创伤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这位年轻的德国医生思考如何用微创方法解决冠脉问题,在自己家的厨房里发明了球囊导管,又和很多工程学者一起改进了球囊,在经过体外和动物实验,下肢动脉球囊成形术,开胸直视下的球囊成形术,最后才完成了上述文中提及的开创性治疗。

格林特茨医生1985年因为飞机失事去世,而这位经过球囊扩张手术存活下来的患者,现在仍然存活在世上。2017年他接受采访时说:“40年前如果医生没有给我做这个手术,你完全不能想象我现在还活着。”

1987年,第一款金属裸支架发明,然后又诞生了药物洗脱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

心脏介入医学的每一次重大创新,正是因为洞察到现有技术的不足,才会深入思考如何解决。刘健教授表示,医学的洞察是基于患者需求,通过自己的创新,找到临床解决方法。洞察,为临床医学带来更为精进的思维与技术。

3

诊断需要综合症状、检查等诸多证据

精准治疗是冠心病介入的“制高点”,而要做到精准治疗,首先要进行精准诊断。

美国,费城,一位50岁的男性,因为胸部不适到医院检查,冠脉造影检查显示是典型的左主干开口鹰嘴样病变。医生毫不犹豫地为患者做了搭桥手术,但术后仅一个月,桥血管就发生了闭塞,于是患者又做了二次搭桥。不幸的时,仅仅过了一个月,桥血管又堵了!

无奈之下,患者转入了华盛顿总医院,再次做造影检查,检查结果和最初冠造结果是一样的。而刘健教授的导师加里•明茨教授为患者做了血管内超声,万万没有想到:患者并没有左主干开口病变,这仅仅只是一个因为左主干血管成角走形角度原因导致冠脉造影结果的误读!

眼见就一定为实吗?刘健教授认为,虽然冠脉造影被认为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依然有其局限性:左主开口因为解剖走形的原因,冠脉造影往往不能准确判断。而造影对于斑块性质是否稳定,究竟怎样分布等问题也提供不了精准的信息。

冠脉腔内影像学及生理学技术大大弥补了造影的缺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简称OCT)、血管内超声(简称IVUS)、血流储备分数(简称FFR)是心脏介入医生的“第三只眼”,刘健教授形象地比喻,“相当于把我们的眼睛放到了血管里面,可以看清血管里是否有病变,病变的程度怎样,是否稳定”,为医生制定手术策略提供了一双“慧眼”。

“医生要综合患者的症状、心电图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影像学证据,来找到对患者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最终,把医生的洞察转化为仁医仁术,造福患者。”刘健教授总结道。

4

学习对医生来说是一辈子的事

出身医学世家,80多岁高龄的母亲一直是刘健教授的榜样。母亲每周还在出门诊、参加查房,出席学术会议,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母亲坚韧的精神始终鼓舞着刘健教授。

“学习对医生来说是一辈子的事。当医生其实是一件挺‘艰难’的事,从小要争当学霸才能考进医学院,学习五六年甚至八年后才能毕业,工资少、工作多、压力大,而医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必须得每天持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刘健教授表示,医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见识,扩大认知边界,才能拥有更高的医学洞察力。当你拥有洞察力,仰望星空,也许别人看到的仅仅是星星,而你看到的是整片星云。

刘健教授也不断鼓励即将上高一的儿子未来去学医,“医生是一个特别职业,她让你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尊重和感激;她让你有机会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挽救生命于旦夕;她不断地督促你精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追求拥有造福患者的更高理念和技艺。”尽管医生工作也面临种种压力,但是治病救人带来的幸福感,挽救生命于旦夕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医生前行最根本的驱动力。

5

医生要站在患者立场上

做好医生,需要用“慧眼”进行观察,更需要“用心”进行交流。

从医25年,刘健教授深深地感受到,“临床医学的根本是做人的学问,人和人之间的平等、真切和有效地交流是临床医学的核心。”刘健教授举例说,

每次当他做完冠脉造影来到导管室外面与家属沟通时,面对生死抉择,家属的焦虑,求助,感激,茫然,不解,甚至是怒火,这些情绪都需要医生面对,医生要和家属达成共识,得到他们的支持,怎么办?关键在于你是否站在了患者的立场上。所以,换位思考,拥有同理心很重要,同时,良好的讲述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是对于“好医生”的要求。

目前,患者做完心脏支架术出院后,院后随访和管理是非常薄弱的环节。“放了支架能不能坐飞机?”“放了支架能不能做核磁?”“猝死时应该怎样急救?”……类似这样的问题,刘健教授被咨询了无数遍。为了更多、更好地服务患者,“健哥说健康”微信公众号两个月前正式上线了,准备每周三期的音频和文字内容,对刘健教授也是不小的挑战。他自嘲地说,“现在我也要做节目了”,每周他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策划内容、精心编辑、录制音频,目前推出的内容已经近30期,而这种责任与担当,对于忙于临床工作的医生无异于自讨苦吃,但是,医生就是在不断吃苦中得到升华和精进。

患者的反馈五花八门,“健哥说,我睡觉前听,睡得快;上厕所听,排得畅”,“一听您的声音,我就觉得踏实、可信”,患者的认可,患者能从中受益,这是鼓励和鞭策刘健教授坚持把“健哥说”微信公众号长期办下去的动力。

医生要治的是缺血吗?是病变吗?都是,也都不是。在刘健教授看来,“我们根本要治的是患者整体。要把患者整体的思考,整体的治疗,才能使患者从中获益,达到真正的仁医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