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有哪些风险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QQ68196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给你谈谈这个问题。白内障手术是将人体自身的晶体取出,再放入人工晶体进行置换的过程。主要风险如下:

1.麻醉风险。做手术自然需要麻醉,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比如麻醉药物过敏、眼心反射等。目前白内障手术多采用表面麻醉,大大降低了麻醉风险。

2.驱逐性出血。驱逐性出血是指术中或术后不明原因的暴发性出血,出血来自脉络膜血管,是白内障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出现该并发症者必须迅速关闭手术切口,轻者可以达到止血效果,重者必须进一步行放血手术,预后一般较差。

3.感染和眼内炎。凡手术必然有感染风险,眼内感染引发的眼内炎是罕见而又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可能造成失明。术前预防性应用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术中碘伏消毒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另外,血糖高的患者感染风险增大,故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至较好水平方可手术。

4. 后囊破裂。如后囊破口小,无玻璃体脱入前房,仍可植入人工晶体,术后视力仍可达到满意水平。如出现整个晶体核或部分碎块掉入玻璃体腔则很麻烦,需进一步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视力预后差。

5.角膜内皮损伤。如果术中使用能量过多,可造成角膜内皮损伤,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甚至角膜失代偿。一般来说,越熟的白内障术中所需用的能量越大,出现角膜内皮损伤的风险也就越大。患者的角膜内皮越少,出现角膜失代偿的风险较越大,所以术前需要查角膜内皮水平。

6.人工晶体脱位及半脱位。人工晶体放进眼球后,可能因支撑力量不牢靠等原因出现脱位或半脱位,严重者需再次手术。

7.散光。手术切口、缝线可能造成术后散光。目前流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只需小小的切口,大大减小散光的后遗症。

8.后发性白内障。部分患者术后视力很好,可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一个月、半年或更久)后又开始渐渐模糊起来,这可能就是出现了后发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处理比较简单,打个激光就可以再次获得良好视力。

总之,白内障手术风险不少,但只要用心准备和小心处理,可以尽量避免。手术也是目前白内障的唯一治疗方法,我们也不要因其存在风险而耽误了最佳手术时机,造成失明甚至继发青光眼,导致眼球摘除。

如果你喜欢这个回答,可以加个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