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瀏覽器」紅芯和它缺斤短兩的「創新」

在歷經了幾十個小時的質疑,今日紅芯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道歉了。在致歉信中,紅芯承認“紅芯瀏覽器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Chromium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一點我們在前期宣傳過程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我們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

時間倒回8月15日,在宣佈完成2.5億C輪融資的宣傳中,紅芯相當自豪地強調自己“推出了世界唯一一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瀏覽器內核”。不過就在當晚,有聲音指出,這個瀏覽器只是將谷歌閉源的瀏覽器Chrome內核套了個殼,並非自主研發。

面對質疑,紅芯聯合創始人高婧並未否認,而是回應稱,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接著紅芯官方迅速下架該瀏覽器。而另一位創始人陳本峰在昨晚接受新浪專訪時表示,“如果我想去隱瞞,去修改文件名,是分分鐘的事兒”。但是最終,紅芯沒有去修改文件名,而是承認了其瀏覽器是基於Chromiu改造而來,至於之前“國產瀏覽器內核”的噱頭,被輕描淡寫成了“誤導”。

【以瀏覽器為賣點,卻無對應專利】

在這場“紅芯瀏覽器內核”事件中,其創始人,名列國家“千人計劃”之中的陳本峰無疑是輿論的焦點。通過天眼查公佈的信息顯示,陳本峰個人簡介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專注互聯網標準制定以及瀏覽器內核技術研究超過10年”,曾加入過微軟美國總部IE瀏覽器核心研發團隊,參與了IE8、IE9、IE10的研發,最突出的成就是開發了全球知名的IE 404頁面。

而在紅芯官方對自己的定位也是,“紅芯Redcore,基於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瀏覽器核心技術,面向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大中型企業,提供IT去邊界化時代的“移動化”、“安全上雲”的企業級統一工作平臺,及身份安全、數據安全、行為安全等多層次雲安全服務”。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瀏覽器核心技術是紅芯其他業務展開的重要基礎。

然而矛盾也出現了。根據天眼查中顯示的紅芯所屬公司的專利信息,12條專利中無一與瀏覽器核心技術的開發創新有直接聯繫,更無法證明紅芯有所謂自主創新瀏覽器的能力——如果非要說的話,這些專利反而與其另外的雲適配業務倒更為契合。

援引澎湃新聞報道中一位前端工程師的結論,紅芯所謂的瀏覽器核心創新,本質上“是通過瀏覽器插件的形式實現的”。

【以“自主創新”為賣點,也遭受質疑】

除了瀏覽器核心基礎的研發能力,紅芯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在此次事件中遭受到大眾質疑。

直到昨晚為止,紅芯在迴避“套殼內核”質疑的同時,一直強調產品的創新能力。紅芯創始人高婧回應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創新”,陳本峰接受採訪時則強調,“紅芯在此基礎上有三個創新,這就是自主創新”,而紅芯Redcore官方微信公眾號更是進一步強調“基於通用的瀏覽器內核架構(即Chromium開源項目,但不是Chrome瀏覽器)的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

(圖片來自新浪科技)

然而在大眾的眼中,即便不談瀏覽器的內核研發,紅芯口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很值得懷疑。據澎湃網新聞報道顯示,“在紅芯瀏覽器的安裝包中有兩個瀏覽器插件可以看到源代碼,不少互聯網工程師通過閱讀代碼發現,紅芯的代碼存在過度註釋、代碼冗餘、語言陳舊等問題,甚至還有工程師測試後發現,它在插件的保密性上存在虛假宣傳”。

很快,網友們找出了代碼陳舊的重要原因——“紅芯瀏覽器套用的谷歌49.1.2623.213版本的Chrome文件,是Chrome最後一個支持Windows XP系統的版本”。文章中一位程序員犀利地點出,“這說明他們連最起碼的代碼修改都不會,360瀏覽器也是基於Chrome內核,用的是最新的69版本,它們就做了XP的適配”。

【昨日之“漢芯”,今日之“紅芯”?】

今日的“紅芯事件”,讓不少人聯想到了在2003年曾經轟動一時的“漢芯事件”。在當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號稱設計了“漢芯1號”,瞬間被社會各界譽為“民族之光”,陳進更是藉此拿到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然而在2006年初,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上有匿名網友指責“漢芯一號”造假。

在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下,2006年2月18日,相關事件調查組宣佈,“漢芯一號”造假基本屬實。陳進及其團隊所推出的“漢芯一號”不過是從美國購買的摩托羅拉芯片產品,通過僱傭民工用砂紙打磨芯片表面原有的logo,再加上“漢芯”logo“研製”而成。受此影響,整個2006年,先後有一批學術失範行為被揭發、處分。

可惜當年陳進是在學術圈混,如果他的芯片也是To B產品,不知道當年會不會也發一份道歉信,聲明漢芯一號乃是“在摩托羅拉原有芯片上進行源代碼的改造和創新,這一點我們在前期宣傳過程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我們從零開始研發了芯片。今後,我們會在打磨原有logo的環節中讓民工下手輕一點”,並以此為自己開脫呢?

最後,借用光明網評論員的一句話總結,“紅芯被曝偽創新事件,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在高科技領域進行自主創新,雖不是高不可攀、永難企及,但也必須擯棄動輒就想跨越式、抄近道的浮躁心理,更要對那些為了拿項目、‘釣’融資而不惜偽造技術、剽竊產品的偽創新行為進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