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急救普及!当你遇到有人呼吸心跳骤停……

中国医师节要来啦,温馨提醒您:掌握此技术,关键时刻,您的作用不亚于医师!

作者 | 王生成

来源 | 医学界呼吸频道

前言

面对身边有人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如果我们可以在4分钟内给他实施心肺复苏,约有一半的概率可以把他救活!

有数据显示发生猝死的人数越来越多,且还向年轻化发展。

能成功挽救他们生命的关键技能就是尽早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而可悲的是,我国心肺复苏术的普及率不到1%,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更是不到万分之一。

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普及“全民急救”,心肺复苏术不应该只有医务人员需要掌握,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掌握的技能。

试想shixiang

如果哪一天,你至亲至爱的人忽然倒在你眼前,面对生命随时消逝,你却无能为力,而如果你懂得心肺复苏术,在120赶到前有可能就能救回一命。

全民急救的普及,只是几分钟,我们就能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这都您和您的家人、朋友以及身边的人都大有裨益。

心肺复苏术是什么?

心肺复苏术,英文简称CPR,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急救技能,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挽救其生命。即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电击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心肺复苏术有多重要?为什么要人人掌握?

——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现场的您就是病者能活过来的最大希望,甚至是唯一希望!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是以分秒来计算:

■3~5秒:黑矇

■5~10秒:昏厥、意识障碍、突然倒地

■15秒左右:抽搐,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

■10~20秒:意识丧失

■30~60秒:瞳孔散大

■60秒:呼吸渐停止

■1~2分钟:瞳孔固定、二便失禁

■4分钟:开始出现脑死亡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4~6分钟

即发生心跳骤停4~6分钟内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4分钟之内更为关键重要。谁最可以争取这4分钟,正是旁人(如家人、路人、民众)。

因此,不仅是医务人员,而是包括普通大众在内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此自救互救的技能。

开始施行心肺复苏时间和复苏成功率的关系:

1分钟>90%

4分钟>60%

6分钟>40%

8分钟>20%

10分钟几乎为0%

即:每延长1分钟施救,成活率就下降10%!

因此,心肺复苏的白金时间为10分钟。

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点

现在的心肺复苏术主要包含三种基本急救技巧,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其简洁版流程如下:

1、确认现场安全

如果有可能发生倒塌、毒气中毒等危险环境,先快速搬到安全地方进行。如果是火灾现场,或有触电危险、地形险恶等情况,则不可冒然现场施行。要确定现场安全才在现场抢救,防止次生扩大。

2、判断意识反应

采用拍打肩部,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

如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3、呼救

要保持镇定,莫慌乱!

大声呼叫来人。

吩咐他人(没人时,则是自己)拨打电话,获得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告知病人所在的位置。

4、判断脉搏和呼吸

施救者用两手指腹压在病人的喉结旁2厘米(触摸颈动脉),同时双眼观察胸廓有无起伏5~10秒,观察过程中用心里默算1001、1002、1003……1007来判断秒数。

非专业抢救人员可不需要判断患者呼吸。因为呼吸微弱的患者80%的心跳已经停止,因此当患者判断无意识,无呼吸或间断呼吸时,可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5、摆好心肺复苏的体位

迅速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平放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领,头后仰。

6、按压的位置

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病人有时不适用),或剑突上两横指(胸骨下半部)。

注意:在心跳停止情况下施行这种按压,切忌在清醒或昏迷但没有心跳停止的人身上实施。

7、按压方法

以左手掌根接触,右手重叠,左手指尖翘起右手扣于其上;双手垂直于胸壁进行按压。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按压尽量不中断(中断时间最长不要超过10秒)。按压间隙尽可能放松,让胸廓充分回弹,以利于血液回流,但掌根勿离开胸壁,按压和放松时间比例相同。

频率:100~120次/分。

深度:5~6厘米。

8、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9、人工呼吸

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或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

10、复检

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呼吸是否恢复

判断时间为5~10秒钟。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自主心跳恢复: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可选择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中之一)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自主呼吸恢复:胸廓有自主起伏。

瞳孔变化: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缺氧改善: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

脑功能有恢复表现:眼球有活动,肢体有活动。

终止复苏的指标

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和心跳已恢复良好(有些仅有心跳恢复,呼吸仍需呼吸机辅助亦可),转入下一阶段治疗。

复苏失败:经积极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分钟以上,心电图仍成一条直线,自主呼吸和自主心跳一直未能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可判断为已临床死亡。触电、溺水、新生儿者等特殊情况,抢救时间可延长1~2小时。

1. 美国心脏协会(AHA).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Circulation.2015;132[suppl 2]:S315-S589.

2.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2016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中国灾害救援医学.2017,5(1):1-23.

3. 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2017 ILCOR国际共识: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治疗推荐-概要.Circulation. 20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