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成功,他死后儿子学他造反,结果却被侄子活活烤死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本是朱元璋分封的燕王,但是朱允炆继位后,削藩政策过为激烈,导致朱棣发动靖难,成功夺了侄子的皇位。

朱棣夺位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朱棣的一位儿子在他死后,也曾效仿他造侄子的反,但结果却与朱棣截然不同。

这位效仿父亲的儿子便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他和明仁宗朱高炽是同母兄弟,但是两人的性情却大为不同。朱高炽儒雅宽厚、喜爱读书,但是身形较胖、体弱多病;朱高煦生性凶悍、厌恶读书,身高马大、勇武异常。

在朱棣靖难之役时,朱高炽留守北平,朱高煦随朱棣征战沙场。在战场上,朱高煦经常作为前锋冲在最前面,朱棣多次濒临危难之时,都是朱高煦拼死力战,救出朱棣,扭转战局。

在建文四年的一场关键战役中,朱棣遭遇顽强抵抗,燕军作战不利,朱棣本打算议和北还,如果是这样的话,朱棣很可能就没有机会再攻陷南京城。在这关键时刻,朱高煦引兵来援,朱棣高兴异常,对朱高煦说:“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啊。”老谋深算的朱棣用这句话暗示朱高煦有机会被立为太子,备受鼓舞的朱高煦殊死力战,最终击败守军,朱棣大军直逼南京。

攻陷南京城后,朱允炆在大火中下落不明,朱棣成功登基,是为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立太子的问题便刻不容缓。当时朝中很多人喜欢朱高煦,经常在朱棣面前赞美他的功劳,朱棣也认为朱高煦十分像自己,但最后考虑到朱高煦过失太多,而长子朱高炽仁厚贤明,所以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立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

面对这样的结局,自恃功高的朱高煦十分不服,不肯前往云南。随巡北京时,朱高煦力求与儿子返回南京,朱棣无奈只得同意。在南京期间,朱高煦更加放纵,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永乐十三年,朱棣将朱高煦改封到青州富饶之地,但是朱高煦仍不肯前往,朱棣这才怀疑朱高煦有夺嫡之意。

永乐十四年,朱棣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的所作所为后,一番痛斥并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贬为庶人。多亏太子求情,朱高煦才免于被贬。可是朱高煦到达封地后,仍不思悔改,依然策划谋反。

在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可惜朱高炽身体太弱,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赶往北京继位,朱高煦半路截杀未遂,朱瞻基顺利登基,是为明宣宗,年号宣德。

宣德元年,朱高煦认为宣宗软弱无能,起兵造反。可惜的是朱高煦有朱棣的野心,却没有朱棣的才能,只一战便被生擒。朱瞻基出于亲情,并没有将朱高煦父子处死,只是贬为庶人关押在西安门内。

不作死就不会死,朱高煦本来好好服软还有可能恢复身份,但是他却偏偏故意扳倒了去探视他的明宣宗。明宣宗这下忍无可忍,命人将朱高煦压在三百斤重的铜缸下。谁知朱高煦竟然力大无比,顶着铜缸乱跑,明宣宗朱瞻基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燃起大火,结果朱高煦被活活烤死在铜缸内。

同样是造侄子的反,朱棣一把大火把侄子烧的下落不明,朱高煦却被侄子的一把大火活活烤死。时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