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子文化当休矣!网评回归理性是全民的福分

喷子文化当休矣!网评回归理性是全民的福分

喷子文化是网络传媒兴起以后诞生的,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现实生活中,某人做错了事或者说错了话,听到的人或者会保持沉默,或者会婉言劝解,当然也有人会据理力争、予以反驳。更激烈的莫过于当场翻脸,然后开骂……但不论如何,当事人都会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即使是因为辩论而打上一架,也是当事人愿意选择、敢于面对并能够负责的。

按说,民众能够顺畅地、发自内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想法、言论,是文明社会下必须具有的权力。但权力是双刃剑,放任的权力就是祸害。如果没有对权力两面性的深刻认识,就会让权力的行使变得危机重重。特别是当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时候,权力就特别能激发出行使权力者的人性中的恶来。

网络媒体兴起以后,举步维艰的网络实名制给网民提供了一个遮羞布,网络言论、网络行为因为隔着网络这层特殊的掩体,就开始变得放任起来。对于某个事件、观点、看法,如果有异议、有想法,完全可以合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诉求,没有人会反对文明辩论,因为“真理越辩越明”,这是从古以来被人公认的事实。但网络世界总有一部分人认为网络让自己隐身了,因而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表情达意”。正是这种躲在暗处发射暗箭的心态,催生了喷子文化。

为什么说喷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呢?首先,是因为硬件不完善。网络媒体兴起是短短十年之内的事情,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相关的监管技术手段、立法等尚不完善。抓住了空缺的喷子文化就开始野蛮生长了。倘若在技术手段、法律法规健全的社会,任何人都必须为自己在任何情形(当然包括网络)下的言论负责,这个时候一定没有人会以喷子的状态出现,言论、评论都会深思熟虑,更慎重一些。其二,是因为中国语言里储藏着丰富的骂人词汇,指桑骂槐、含沙射影、挖苦讽刺,这都是文化修养比较高的喷子的作品,而那些文化修养不高的,则人身攻击、恶毒诅咒或者动辄祖宗十八代。

喷子更奇特的地方在于,逮什么喷什么,见谁喷谁。在网络媒体的评论区里,经常见到有这样的人。查看他的评论记录,几乎全是反对的、咒骂的等反面的声音,偶尔也会看见一些好似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的诅咒,好像进入他眼睛的没有一个事情是对的,没有一个言论是合理的,没有一个人是他可以瞧上眼的。以路人的姿态,边走边喷、边走边拉。至于为什么反对,为什么骂,为什么诅咒,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但喷子又不完全是坏人,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的喷子在现实生活中都基本是一些循规蹈矩,老实甚至木讷的人,他们在现实的世界可能获得不了多少发言权,这种被经常性压制的表现欲总是在寻找一切可能发泄的机会。而且这些人多半内心善良,现实中也很少与人起正面冲突。对于现实中遇到的不平事,要让他拿出网络世界里“遇神杀神、见佛灭佛”的果敢与大无畏,一般情况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一些心地单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内心纯洁,满腔的正义感或者叛逆心。他们看到不平事、不对的言论就会直率表达出来,只不过不善于把握火候,动辄就将自己强烈的爱憎携带到了言论里。同时也因为年轻,他们这种强烈而鲜明的正义感又缺乏智慧或者理智的支撑,只是人云亦云、随场跟风。一件事错了,是为什么错的,他们说不出所以然,更莫要说提出合理化建议了。跟风也就罢了,但又生怕自己的语言不出彩,于是就挖苦心思大搞“语言创新”,例如前面的人骂了祖宗十八代,他必须骂个祖宗十九代才有面子。

最可怕的是第三类人,这类人是心怀叵测,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可能因为现实中的碰壁与失意,或者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于是心里就充满了怨恨。他们在寻找一切机会携枪带棒地发泄不满、煽动情绪,不放过任何可能制造动荡的机会。即使这种动荡仅仅存在于网络世界,即使这种动荡也微弱的可怜,但只要有了,他们就满足。还有一类人就是负有某种特殊使命,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会刻意寻找事端,刻意地制造争端,刻意地激起不良情绪。

第四类喷子其实是可怜的,也是无辜的。很多年前,国外就曾经发生过一起典型的集体无意识事件。当时,欧洲某地举办了一场足球赛。比赛结束之后,结果让球迷非常意外。于是,对于球赛结果的失望和对裁判公正性的质疑等各种情绪驱使之下,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开始在足球场附近静坐。其后,又开始发生争执。次日凌晨,球迷们开始走上街头,哄抢了超市、店铺,打砸公共基础设施。最后这场动荡被平息了。面对询问的时候,所有当事人对为什么要哄抢超市、打砸抢等行为说不出理由来,很多人甚至难以回忆起在过去的几个小时之内发生了什么,自己又做了什么。

集体无意识有时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瑞士的社会心理学家荣格。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这些意识就包括破坏欲、发泄欲等更接近动物性的本能。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也普遍存在于网络世界里,有不少的喷子就是受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他不知道喷谁了,为什么要喷,但总归是形成了喷的事实。

网络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了,但也更复杂了。信息需要快速传播,声音需要“百家争鸣”,但倘若一直容忍喷子文化大行其道,那么网络就会弊大于利了。呼吁一下,同时也是自勉:希望我们所有网民能够理性上网,文明发言,保持克制,心存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