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三藩一起造反,耿精忠为何很快被打投降,是谁这么能打

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由于有耿精忠、尚之信等联手,一路势如破竹。但是“三藩之乱”爆发不久,耿精忠就宣告投降。从而是吴三桂失去呼应,孤军奋战。最后至于失败。

耿精忠之所以投降,是因为他遇到清军中一位非常能打仗的亲王。奇怪的是,这位亲王在和耿精忠作战前,从未打过仗。这位亲王是谁呢?


(康亲王杰书剧照)

他的名字叫杰书。

杰书可能许多人不熟悉。他是努尔哈赤的曾孙,大贝勒代善的孙子。他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4岁时承袭为郡王。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亲政后,又被加封为康郡王。在他16岁时,由于伯父巽亲王满达海有罪,被降为贝勒。其子亦受到牵连,亦降为贝勒。因此,杰书便袭承了铁帽子王爵位,是为康亲王。

想想一个人既没有为国立功,也没有干点啥利国利民的事,就是因为家族中无人承袭,于是亲王的爵位就落到了他头上,这是不是太幸运了!

不过,杰书在顺治在位的时候,虽说地位很高,但由于年轻,一直不得顺治重用。

因此,直到发生“三藩之乱”前,杰书都没有什么政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杰书是个平庸无能的人,反而他在统兵作战上颇有见地。

(讨伐耿精忠,图取其意)

29岁的杰书奉命率大军南下讨伐耿精忠的叛军。当他抵达浙江金华时,温州和处州等地已经失陷,形势非常紧急。

杰书知人善用,起用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大将,再加上他统军有方,清军屡战屡胜,收复了许多失陷的州县。

康熙十五年(1676年),杰书率清军南移,途中遭受到耿精忠军队的伏击。叛军很快和清军激战起来。

杰书在军中镇定自若地坐镇指挥,虽然身边不时有炮弹爆炸,就连他旁边的大旗也被火器烧得支离破碎,但他依然谈笑风生,并未有半分畏惧。

清军见统帅胸有成竹,毫无惧色,顿时士气高涨,于是越战越勇,最后大败耿精忠的军队。

此后,清军一鼓作气,最终攻占耿精忠的老巢。

如此,已无力与清廷抗衡的耿精忠被迫投降。


(吴三桂)

由于耿精忠投降,平西王吴三桂羽翼顿折。再加上他手下的叛军见形势不对,不少人逃的逃,降的降,军心大乱。因此吴三桂很快就被清军打得落荒而逃,最后终因力孤病死途中。

杰书又将耿精忠的队伍和自己所统帅的队伍编为一支,将盘桓在金门、厦门一带的郑经赶回台湾。

平叛之后,杰书班师回朝。康熙亲自率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们出城迎接他凯旋归来,并赏赐有加,荣耀之极。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杰书由于多年征战在外,旧疾复发,病逝。康熙悲伤不已,给他上谥号“良”。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杰书平定耿精忠之乱,让耿精忠和吴三桂联手,清朝的历史大概就是另一番模样了,而康熙能不能做稳皇帝,也是个未知数。所以康熙给他的谥号,就是对他的评价,意即他是个好臣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