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开1400家直营店,苏宁这是在打劫餐饮?互联网餐饮迅猛发展

苏宁也进军餐饮了,短短一年时间,餐饮战场从蓝海变为一片红海,小商户将面对更为激励的市场,生存空间越发困难重重。

自1月份启动的苏宁小店,8个月在全国开了1400家直营店!

要说餐饮啊,这是我们一日三餐的必须品,相信谁都不陌生,只是如今的餐饮经过这些互联网公司的一倒腾,也被贴上了互联网的标签。

那为什么这些大咖都要争相涉足餐饮呢?互联网餐饮都有哪些优势?

一、马云为什么要做餐饮?

大家都知道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又诞生了移动支付,在整个支付领域阿里巴巴接近占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只是优势已经不再是那样稳若泰山,甚至份额被逐渐蚕食减少,很显然这是马云在下的一步棋,进入这个领域,对于支付宝来说,还能获得更多的支付场景。

二、互联网餐饮又那些优势?

1.互联网餐饮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长期以来,餐饮业对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互联网+餐饮”正在给传统餐饮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餐饮业正在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从发展前景看,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更新、带薪节假日的增多、消费方式的转变,传统餐饮业的服务方式和市场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空间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导入,得到了新的拓展,连带的市场机会也日益增多。


2.网上订餐渐成潮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餐饮”融合创新步伐在不断加快,餐饮企业积极运用O2O融合创新,通过线上的资金流、信息流优势和线下的物流、体验、服务优势相结合,畅通消费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发展方便快捷实惠的服务模式。

众多第三方外卖平台获得多轮融资,网上外卖市场形成“饿了么”、“美团外卖”2足鼎力相争,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餐饮迎来了新一轮的市场井喷,网络订餐成为许多居民餐饮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网上订餐平台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方便,也给商家带来了很多好处,进一步帮助传统餐饮业焕发活力。


3.大众餐饮消费成为主流,餐饮供给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居民餐饮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创新,居民外出就餐、亲友团聚的次数增加。加之社会上各种类型的公务、商务活动频繁,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直接拉动了餐饮市场的商品销售。大众化餐饮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特色餐饮、休闲餐饮、农家乐、度假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市场需求旺盛,多元化、多品牌积极拓展市场,“小而精”门店深受欢迎。

4.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要行业之一,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扩大内需、繁荣市场、推动就业以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进一步促进餐饮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5.网上订餐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早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上订餐由于其独有的便捷性和直观性,更能够轻而易举地被现代人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线预订、在线点餐、电子支付、美食点评等综合服务功能将得到拓展,网上餐厅实体店将是未来餐饮发展的新模式。

6.跨界产业融合将增强餐饮业内生动力

现代服务理念和互联网技术充分渗透使传统餐饮产业边界日益模糊,旅游餐饮、互联网餐饮、餐饮地产、餐饮金融等跨界产业融合衍生的大餐饮价值,将成为未来各关联产业与餐饮业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在烹饪技术层面,随着消费者综合消费能力的提升,未来烹饪技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将为餐饮企业经济效益带来更高附加值和更强竞争力。

在资本层面,餐饮企业通过资本跨界重组的行为日益频繁,有效地弥补了产业集中度分散的状况,现实的资本回报也成为行业进一步集中的内在动力,未来基于资本层面的餐饮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与天使、创业、产业投资相融合,将成为餐饮业下一个良好发展机遇。

7.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需求提升催生餐饮品类订制化发展

未来餐饮业的发展,将提供优质、安全、特色、高品质的服务与环境,针对顾客的不同需求或潜在需求提供有别于标准化的服务,满足甚至超出顾客预期,将开启订制化发展初级阶段的有效做法。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程度的提高,顾客的需求、信息、行为和偏好将更加直观、迅速地显示在餐饮经营者面前,餐饮订制化也必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互联网餐饮的蛋糕有多大?

消费频次高、可重复和极度依赖营销,让餐饮行业从本质上来说,与互联网堪称“天作之合”。随着普通消费者主导的市场越来越成为传统餐饮行业的必争之地,通过互联网来提升导流和服务效率,指导精细化经营和决策,也成为餐饮商家的必然选择。

市场需求决定发展速度,能够看到传统餐饮企业的热切期待,也能看到在从食材到渠道到支付到营销到数据分析,事关餐饮业的各个环节,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都在百花齐放。但另一方面,受资本寒冬影响,创业团队们的更新换代速度同样令人惊讶。这意味着,在互联网与餐饮行业融合过程中,传统餐饮企业和新兴服务商恐怕依然要牢记一个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在餐企端,寻找怎样的合作伙伴是缺乏技术储备的传统企业最困难的选择,盲目决定、随意更替显然不是低成本高效率的选择,传统餐企在上马合作项目前,依然要对市场有所研究,充分了解各个服务商的能力与长项,并选择与自己特色相匹配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各个环节“触网”后形成的数据未来如何运用的问题,提前为未来的智能决策打好基础。


而对于服务商来说,从目前来看,不少服务商还停留在“烧钱营销”的阶段,比如硬件补贴甚至硬件免费屡见不鲜,而这也折射出其相对浮躁的心态。它们同样需要认清现实,尽管餐饮行业的“盘子”巨大,但餐饮管理软件并非是个“低门槛”的市场。

餐饮行业的每个业务流程都有大量的细节需要去理解,并对之作出合理的处理,如果没有对行业的深刻理解与洞察,做出来的产品往往无法落地,即使落地,其模式在没有得到市场确认的情况下就急于扩张,也容易导致失败。在餐饮领域,服务商要学会吸纳传统行业人才,借助他们对行业的认知经验,设计出真正能够解决传统餐饮企业“痛点”的产品,以口碑效应来推动“滚雪球”式的增长。

此外,还要及时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的餐饮种类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商家,给予“千店千面”个性化服务。

餐饮行业互联网化服务市场的蛋糕很大,行业壁垒也尚未明确建立起来,这是一条新的赛道。在这条新赛道上,仍需要专业精神。只有如此,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据挖掘才能真正为餐饮业的明天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