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容易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眼镜超人


我们不妨拿一个具体的人来举例。红楼梦里的贾珍,他就是个非常典型的缺爱的人。也许是对事失望,也许是过于想的开,反正贾珍的父亲贾敬找找出离红尘,到京郊和那些道士厮混去了,贾珍应该没有太多被爱的体验。

他身上就呈现了对爱的陌生化,对于唯一的儿子贾蓉丝毫没有怜惜之情,霸占了他的老婆秦可卿是其二,其二也经常为些小事羞辱他,甚至让下人朝他脸上吐吐沫。

从贾珍对于妻子尤氏的友善看,他并不是一个坏人,他只是不知道爱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对这世界有一种不动声色的粗暴。

当然,贾珍的这种表现还是因为他终究处于强势位置,我也见过,处于弱势又缺爱的人,他们身上往往会呈现极度自卑和极度自负的两个极端。

他们太渴望被人认可和接受,又不认为自己就会被认可和接受,因此首先拒绝这世界,看似桀骜,实则脆弱至极,为了掩饰这一点,他们会背上无比厚的盔甲,看上去很不友善,却又无法抵抗外界的温暖。


闫红说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单正巧:

记得以前心理老师上课的时候,讲过一个真实的案例,孤儿院里刚出生的一个婴儿,只是给其喂奶喂水,而从来不抱孩子,这个生命很快就夭折了,我把这归为最大程度的缺爱。

缺爱若发生在生命的早期,比方说0到3岁,往往这类孩子的父母呢,是冰箱父母,通常冰箱里是有菜,有食物可以吃,但是是没有温度的,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呢,可能会有三大类的问题发生,最严重的就是精神病,就比方说,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等,第二类是人格障碍,就是各种人格障碍,相对轻一点的呢是神经症。

最重的这类,容易患精神病的呢,往往伴有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里都有不正常的病人,尤其是母亲,如果有问题,往往会制造精神病的孩子。

第二类就是人格障碍,这类人呢,可以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很多种,他们也表现得,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说边缘型的,他就通常会有以下几大特征。通常体验到情绪调节的困难及不稳定的情绪。行为调节方面有困难,表现为极端有问题的冲动行为,第三,认知调节方面有困难,在压力情境下有时会导致出现非精神病性的想法和感觉方面的困难。四是自我感觉调节的困难,第五是调节人际关系有困难。

分裂样的人格障碍的一个特征,就是淡,不愿意跟任何人联系。比方说,他缺个东西,他宁愿打的去买,再回来,他也不愿意跟身边人借。分裂型的人格障碍,一个字就是怪,他的行为很怪异,比方他要向你借东西,同你鬼扯半天,然后才说出他的意图。

如果早年缺爱不太严重,即便父母不管,还有直系亲人相对关爱,他表现的就是神经症的症状,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

以焦虑证为例,儿童焦虑症往往分为三型:分离性焦虑,过度焦虑反应,社交性焦虑。分离性的焦虑,多见于学龄前期的儿童,当与亲人分离时产生不切实际的,反复担心亲人可能会遭受意外,或害怕他们一去不复返,因而表现过分的烦躁或者惊恐不安,持续要求待在家里,不愿意离开亲人,不愿意上幼儿园或上学校,勉强送去,也是表现哭闹挣扎,并有躯体不适,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气闷等,病程可持续数年。

过度焦虑反应:表现对未来过分担心,忧虑、不切实际的烦恼。如担心完不成学习任务啊,担心学习成绩差呀,怕黑暗呀,恐惧孤独啊,常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闹情绪,表现不安焦虑烦恼,本病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女孩较多,病前性格为胆小、多虑,缺乏自信心,对事物反应敏感,同时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社交性的焦虑,又称回避性障碍,每当与人接触谈话的时候会紧张,害怕、局促不安,幼儿当接触的陌生人或到一个新的环境,就会出现持久而过分的紧张不安,烦躁焦虑的情绪,甚至采取回避行为,此类患儿恐惧上幼儿园怕见老师和同学,若父母强行送去,由于焦虑心情,常孤独一人站在墙角,表现出社交和适应方面的困难。

所以说一个孩子,0到3岁的抚养异常的关键。因为我们人类,跟其他动物不一样,我们在越小的时候吃喝拉撒睡,所有的都需要另外一个人的帮忙,就是说这个第一抚养人是我们早期获得安全感的来源,如果频繁地换抚养人,这孩子就缺乏安全感,也就是说缺爱,他就很难,对人建立信任,很难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很难有稳定的情绪。所以说,当妈妈的,如果你决定要孩子,一定要克服万难,在0到3岁的时候陪伴他。有句话说要想孩子独立,首先要他依恋,有很好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这是他以后建立亲密关系,建立很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这些后面都很难建立。所以说,心理的高楼大厦也是从生命的早年开始的。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缺爱的人容易产生什么心理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到成年以后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与小时候被忽略、缺爱的经历有关系。

从小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步入社会以后,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或是抗压能力,都会比缺爱的孩子表现的优秀。而小时候缺爱的孩子,或许一生都要和“自我价值感较低”的心理作斗争。没错,自我价值感低就是缺爱的人最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自我价值感低

自我价值感——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还不能真的体悟这句话。我一直以为,自我价值就是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或者是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每个月挣多少钱。但是后来读了一些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我才知道,自我价值感就是,你觉得你配得到爱,不管你赚多赚少、失败或是成功、被喜欢还是被讨厌,你都有价值。你的价值不是建立在外在的世俗标准之上。

而缺爱的孩子,在童年时期,由于父母一直忽略或是冷漠对待,他们就会有一种自己“不存在、不重要”的感觉。还有些父母,不仅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还会一味地要求孩子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秀等等。只有当孩子考了100分、懂事听话、及时做家务才会被父母稍微夸一下。那么这些孩子就会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我的价值,建立在我的优秀上。只有我优秀了,父母才能看到我。父母看不到我,就如同我不存在一样。

这种对自我价值感的认知,是特别折磨人的。因为优秀这个东西,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跟谁比算优秀,跟谁比不算优秀?另一方面,得到一个“优秀”之后,人们往往就会提高标准,继续追寻更高阶的“优秀”。那么,一旦达不到自己设定的那个“优秀”标准,缺爱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一无是处。

最要命的是,因世俗成就而获得的暂时的自我价值感,不会因为取得的成就而永远维持下去,“成就”这个东西,往往在得到的第二天就过期了。而对于缺爱的人来说,就更加如此了。

缺乏爱自己和爱别人的能力

曾几何时,缺爱的自己怪罪妈妈,为什么没有在童年时给到我足够的爱,每每争吵之后,又不免后悔。因为,我也知道:没有被爱滋养过的人,是没有办法去爱别人的。因为ta没学会。

爱,确实是一种能力。缺爱的人,不会爱自己。因为,ta没有得到足够的爱,ta觉得自己不配爱。甚至,不知道爱是什么。连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能给到自己渴求的爱,ta又如何认为自己值得被爱?

试想一下,当一个孩子看到小伙伴被父母宠爱的时候,再想想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忽略自己的,那么请问这个孩子会怎么想?以孩子的认知,他们不会认为是父母的问题,他们只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答案只有一个——“我不值得被爱,我不配。”


当这个孩子认定自己不配爱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的就会认为自己不够好。这种对自己的不满,让他无法欣赏自己,爱自己。因为自己是这么不好,这么差劲,差到不配被父母爱。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悲哀!

爱,是互相的。我们在童年时期是向我们的养育者学习如何去爱的。而当父母没有给到我们足够的爱的时候,那么孩子和父母之间基于爱的互动就会出现问题。也正因为如此,缺爱的孩子长大后,爱别人的能力也比较弱。

敏感、缺乏安全感

缺爱的孩子,在小时候就知道,要自己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缺爱的人敏感多疑,因为他们必须要学会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必须要警惕一切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和事。

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就不能获得来自父母的安全感,那么这种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将会伴随他一生。因为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他的认知里,这个世界就是不能给人安全感的。这是他的生存模式。

人际关系紧张

这也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由于一直被父母忽略,长期缺爱,妈妈动不动就发脾气,年幼的我学会了察言观色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时候自己很累了却还要做家务、写作业,帮父母打理小店生意。而对于自己的心理需求,是从来不向父母袒露的,因为几次的暴露脆弱,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父母的呵斥:怎么那么没出息!

于是,自然而然的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父母从未建立真正的亲人应该有的关系。而这种亲密关系的缺乏,也让我丧失了和别人正常相处的能力,尤其是女性。我对女性自然而然的有一种不信任、怕被嫌弃的感觉,这种担心也揭示了小时候的我怕被妈妈嫌弃的心理。

缺爱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当然了,有些内心强大的人或许能够做到心灵逆袭。但更多的人,没有这种力量。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给ta足够的爱。

你认为缺爱的人容易产生什么心理问题呢?一定要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哦!


泰迪抱枕


缺爱最容易产生的就是缺乏安全感,有些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患得患失,会故意去讨好别人,让别人喜欢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会特别小心翼翼,害怕自己得罪别人。因此常常没有主见,拿不定主意,总喜欢去征求别人的意见。也会常常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犯错后会非常自责。

还有一些人会表现得非常有能力,很强大。他可能希望通过这样来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只有自己做得非常好,别人才会喜欢自己,才能获得更多人的爱,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这样的自己才是有价值的。所以他不允许自己失败,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如果从小经历了很多暴力的人,长大后也有可能走上这条路。因为他没有被爱过,所以他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只能通过暴力来防止自己被伤害。

现在很多人把缺爱这个词挂在嘴边,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用这个作为借口。虽然我们小时候是需要父母的呵护,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成年后已经长大了,我们可以自己保护自己,可以让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强大起来,经历和记忆虽然不会消失,但她可以转变为我们前行的力量。


鹈鹕心理


曾经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完美的演绎了缺爱可能造成的后果。

其一,是恒河猴实验。

刚出生的小猴子,被迫与妈妈分开,而是用了两只铁丝做的猴妈妈替代。一只假猴妈妈身上绑着奶瓶,一只假猴妈妈身上缠着绒布。你猜猜,小猴子更喜欢靠近哪只猴妈妈?答案是缠着绒布的猴妈妈。除了必要的吃奶,小猴子几乎一直抱住绒布猴妈妈。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母爱,小猴子长大后,无法正常的融入集体。在干预下进行交配和生育,也不能正常的抚养自己的后代。


其二,几十年前,英国孤儿院曾经让护士对婴儿进行这样的实验:

给于他们充分的食物,并在起居上照顾好他们,但唯独不能抚摸,拥抱和微笑,也不可以对他们说话。这些婴儿,得到了必要的喂养,但是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爱。结果如何?很多婴儿都夭折了。缺乏爱,让他们的免疫力很弱。爱,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第三个例子,不是一个实验,但却是身边的人询问我的问题:

一个妈妈曾经受到某些育儿理论的蛊惑,这种理论宣称,为了让孩子一个人睡觉,就要进行行为训练。如何训练呢?就是父母让小孩子一个人躺在婴儿床上,无论ta哭得多么声嘶力竭都不要理会。几次之后,根据经典的强化理论原理,小孩子习得了“无论我怎么哭妈妈都不会过来”,就会乖乖的安静入睡。结果呢?小孩子的确可以安静入睡了,也省心了不少。但是当孩子3岁以后,妈妈发现一个怪异的现象:这个孩子几乎不理人,就算妈妈要去抱她,她也会躲开,一个人默默的在角落里玩娃娃。甚至,她不会直视别人的眼睛。无法进行目光接触,是孤独症儿童的一个特征。

以上三个例子,爱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关心,照顾,拥抱等爱的表达,会让人长大后,无法正常的社会化,无法融入社会,无法学习共情能力。很多人,或者成为冷漠者,或者成为在情感方面索求者。不能信任他人,也无法做出承诺。


咨询婚姻恋爱问题,欢迎关注私信小鹏姐姐哦!


周小鹏


我们每一个人从生下来,到长大,可以说都是被爱包围着长大的。小的时候有父母关爱,长大结婚之后,有自己的另一半关爱。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被关爱,也需要把自己的爱奉献给身边的人。只不过在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爱和关怀。有的人在甜蜜罐儿当中长大,有的人是在很艰难的环境中长大。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会对一个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这个人是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那这个孩子,他从小就有爱心。因为有人教育他,给他关爱,让他懂得什么样的事情应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应该去做,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帮忙之后,应该去感谢和感恩别人。也就是说在和睦的家庭氛围当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来说,他的心理会比较健全。而且他的人格相对来说比较有魅力,也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在缺少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一般来说内心会充满丑恶感,会充满嫉妒,甚至是仇恨。一旦这些不好的习惯形成之后,会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产生非常坏的影响。如果有人及早发现了这个问题还好,如果没有人关爱孩子,等他长大以后,那再改就来不及啦。所以说一些缺少爱的孩子,他的心里有的时候非常的不健康,甚至有些扭曲。


缺少爱的孩子,一般来说性格比较内向。有什么事情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宁可一个人享受孤独。其实这样非常不好,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他自己承受不住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令自己都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当父母双方离婚的时候,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非常大的阴影。也就是说,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理一般来说都比较脆弱。

我们要重新培养孩子,爱自己的家人,爱身边的朋友。教育他有爱心。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有责任感,才能够担当。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我们要多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家人,甚至我们身边那些需要关爱的人,多给他们一点儿关怀和爱,让大家都能够看到世界的温暖。


文史大世界


你好,我是一个五年抑郁症康复者!

缺爱确实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原生家庭缺爱,可能会导致孩子有心理问题,比如朋友之间缺爱,就会远离,比如夫妻之间缺爱,就会导致感情的破解……

在抑郁症的时间,可能觉得世界唯自己一人孤单落魄,虽然人人都说爱,虽然口中说爱,但是未曾真正的感受到爱,甚至对别人的爱感觉是另有企图,或者是麻木不堪!毫无反应!

聪抑郁症中走出才,由于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接下来来教大家如何心中大爱!

你要明白,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要寄希望于自己,对于别人,你要去爱,不要以为自己释放出了爱,自己就没爱了!相反的是当你释放爱的时候,你自己就是爱,你还会缺爱吗?

但是你也不要有功利心,释放出了爱就一定得收到爱,虽然肯定会收到爱,按照帮助我从抑郁症中走出来的超心理学来看,你释放什么能量,就收到什么能量!只是时间问题!不要渴求立竿见影!

你就去不求回报的去付出就可以了!如果相互爱的两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夫妻之间情深似海,对象之间甜蜜幸福,家庭之间其乐融融,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世界必将一片大同!

此所谓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至臻大化!



正能量小仓仓


缺失的爱,会从哪里去弥补?

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所以,我们的人格特质如何,有时候真的要看我们有多幸运的能够成长在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及遇到一对懂得“施爱”的父母。

那么,经历了怎样的成长环境才是“缺爱”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基础关心是保证孩子的生存,健康、安全的成长是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的,但是,很多父母却忽略了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孩子所需要的关心并不只是吃饱穿暖,被尊重、寻求安慰、寻求安全感等等都是父母需要给予孩子的,这其中就包括家庭的完整程度、夫妻关系的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对于爱这种情感需求的理解程度。

人类心理的需求在某个程度上来说,和我们生理上所需要的各类维生素是相似的,我们需要被尊重、被关爱、温和对待等等心理因素之后,心理发展才能健康进行。所以,这些感知爱的能力的心理因素一旦缺失,我们的潜意识心理却没有放弃寻求,所以,缺失的爱就会影响到个体的人际关系、情感处理等。

情感淡漠:对于情绪、情感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减弱,所以,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情感发展,可能都会难以顾及到他人感受,并且,对于他人和自我情绪得理解有偏差。

偏执人格:缺爱的人就会努力寻找爱,但是,他们对于爱又没有合理的理解能力,所以,一旦他们陷入这种心理矛盾,就会不断寻求较为极端的方式方法去不断地验证,也因为缺乏感知能力,他们很难从外界寻求到答案,他们能坚持的,只有自己能够理解并且认可的。

安全感缺失:安全感几乎是人类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心理,却影响着多方面。例如:心理防御性强,缺乏信任感、悲观等等。

缺爱并不一定会导致什么心理问题,但是,缺乏爱会造成一定得心理缺失从而导致人格上的问题。

我想大致就是如此。


心理学了个啥


“缺爱”带来的心理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的童年时期。我们来看一看对于孩子来说,缺少家庭中来自抚养者的爱,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中的爱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家长(父亲或母亲)角色的缺失,和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更常出现的是来自父亲的情感上的缺失。这里我们重点聊一聊,父亲角色的缺失所带来的“缺爱”,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图自Chinh Le Duc)

父母角色的缺失,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

父母角色的缺失,意味着一方或双方没有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

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父亲角色的缺失,如父亲是积极的物质与经济提供者,而母亲是孩子生活主要的参与者。因此,我们着重谈一谈父亲角色的重要意义。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家庭的参与不仅仅是“养家挣钱”,而体现在这三点:

1. 直接互动:比如语言交流、做游戏,等等;

2. 可及程度:当孩子需要父亲/母亲时,父母是否总能积极的回应?

3. 提供资源:父亲/母亲是否满足了孩子成长所需的资源,比如有形的食物、或无形的教育投入,等等。

调查显示,在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中,父亲和孩子的直接互动时间通常只有母亲的三分之一,可及程度也不如母亲。

在这种“父爱不足”的环境下成长,会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呢?

l 性格上:

父亲,通过与孩子打闹类的游戏,会“激活”孩子:提高孩子的竞争力、更勇于面对挑战和压力。这部分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孩子在陌生坏境中缺乏安全感,缺乏超越极限的勇气,和抗打击的能力 (Paquette, D. 2004)。

l 认知和行为功能上:

研究发现,得到父亲较大程度的参与,会让孩子有更高的智商、更好的学业成绩和更少的行为问题。父亲在成长总参与程度不够的孩子,在社会适应、友情、行为上都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Pougnet, 2011)。

l 精神健康上:

在抑郁症的发病率上,与父母都有正常的参与度相比,成长在父母双全的家庭中、但父亲参与度较低的孩子,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正常水平的两倍,这一数值也高于单亲妈妈抚养的孩子 (Wilcox, 2013)。

此外,父亲参与度低的孩子,也更可能有物质成瘾(比如酒精、毒品等)、破坏性行为、冲动和品行障碍方面的问题 (Lamb, 2004)。

l 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上: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与女性形象,我们会从他们身上学习去爱一个人的方式。

研究发现,如果父亲在家中与母亲分担家务,女孩长大后,会更自信、更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对自己有更高的发展期望(Croft, 2014)。

而如果父亲总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女性,不论是冷暴力还是行为暴力,也会让孩子潜意识中认为这些行为这是亲密关系中可以存在的部分,在未来他们遭遇、接受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就更大。

除了父母的参与度外,他们对孩子的情感是否有足够的关注,也是决定孩子是否缺爱的重要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

很多时候,父母会注意到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比如饥饿、生病,但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比如:

当孩子和父母谈论自己的情绪时,父母回避、批评或否认孩子的情感需求:“你太敏感了,别老想这么多”、“怎么老哭鼻子,太脆弱了”、“我都供你吃、供你穿了,你还想怎样?”

这种情感忽视,会对孩子的情商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1. 难以识别自己的情绪:

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会照料孩子情感需求的家长,会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孩子因为被小朋友欺骗而哭泣时,对孩子说:“你现在是不是很失望?”,于是孩子明白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失望”,不是简单的“不舒服”。

而情感忽视的家长,可能会无视孩子的眼泪,或者讥讽孩子的软弱。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有如此强烈的情绪波动,对自己的情绪感很陌生。

2. 不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教他们如何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在长大后,他们就会很难正视自己情绪上的需求,在情绪不佳时,也常常用不健康的方式去应对。

3. 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为从父母那里得不到情感上的关怀,在长大后,他们会认为别人也无法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因此不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情感需求。这种不信任他人的行为行为,会进一步让他人远离自己。

4. 忽视他人的情感需要

在情感忽视中长大的孩子,由于长期不关注自己的情绪,因此也不会注意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或是即便能注意到,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

因此,作为父母,仅仅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多陪伴在孩子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游戏;在孩子表达情感需求时,给出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感。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在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

以上。

关注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可预约国内最专业心理咨询师。


知我心理学


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它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力量,甚至是奇迹。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缺乏足够的关爱也是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从需要理论层次来说,爱和归属是个体之间建立情感联系的需要,包括爱人和被爱,也就是说拥有足够的爱是个体的需求,若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的话,首先很容易诱发消极情绪的产生。

最直接的缺乏关爱模式体现在幼年时期,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童年时期,小孩子需要拥有足够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若此时家长没有正确的去对待,就会造成孩子一系列问题的产生,这就是一种缺爱状态下出现的错误成长模式,很容易诱发心理出现问题。

产生低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于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一种评价,也就是自己对于自己的一种看法。自尊涉及个体是否能够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对于自我价值的一种认定。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影响自尊建立的一个因素,父母的一些行为对于孩子建立高自尊是非常有帮助的,若在童年时期缺乏关爱,不能建立正确的亲子关系,很容易形成低自尊的状态,他们会缺乏责任感和自信心,常常处在自卑的状态下,总是持一种消极的情绪去看待问题,常常会体验孤独和绝望、甚至是深度抑郁。

人格障碍

人格是所有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个体4-6岁期间是人格的形成期,若这时候接触到的人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和关爱,进行错误的引导,很容易形成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早年开始,与童年开始起病,人格的某一方面过于突出或者增强。尤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关爱很容易诱发产生偏激的想法和行为,对于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伤害。

情感障碍

人的情绪是以需求为基础的,被爱是一种需求,若这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很容易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异常。由于缺乏足够的关爱,他们会从潜意识里去贬低自己,自卑敏感的内心时刻体验孤独、因此会总是面带愁容,形成情绪低落或者是情绪淡漠的情况。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总是体验忧虑不安。

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家长应该更加积极的去正面教育,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心理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