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诗二首

北京时间8月7日21时31分将迎来“立秋”节气。

立秋,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立秋有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附关于立秋诗二首,以饷之“天凉好个秋”!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刘翰,字武子(一说武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