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出游健康手册

很快就将迎来国庆黄金周长假。一年中难得的七天假期,很多人选择外出游玩放松身心。长途旅行舟车劳顿,再加上秋季气候多变,容易出现感冒、肠胃病等问题;而短途旅行很多人选择自驾,长时间的开车,容易引起颈、肩、腰、腿等不适。那么出行时,如何才能玩得健康又舒适呢?本期“养生”,记者特采访相关专家,为您支招。

这样应对旅途问题

感冒 准备厚衣服、常用药

“明天早起一起去看日出。”国庆假期,山顶或者海边,总会聚集着众多想要观看日出的人们。为了看日出,游客们一大早就开始爬山,等到山顶时早已满身大汗,猛烈的山风一吹,此时寒邪已入侵,下山后就开始出现咽喉肿痛、鼻塞流涕、浑身酸痛等症状。

达州市中心医院中医专家介绍,此时正值秋季,南方潮湿、多雨,再加上旅途劳累,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一些游客选择在山上或海边露营,很容易受凉出现以上感冒的症状。

支招:“这种受寒引起的感冒多为风寒感冒。”专家表示,风寒感冒治疗重在辛温解表、散寒,如果是感冒初期,可以喝一碗温热的姜汤、吃碗热汤面或泡个温水澡,发发汗;也可以选用感冒清热冲剂等中成药。如果感冒严重,应及时就医诊治。他建议,游客在出行时务必密切关注当地天气,带几件厚衣服,备点常用的感冒药。

肠胃病 带上一瓶盐 杀菌又消毒

去年国庆期间,家住达州的黄女士一家到重庆游玩。他们一到重庆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火锅店。可当吃完回到酒店后,黄女士的肠胃就开始“翻江倒海”,最后又吐又泻,到医院诊治为急性肠胃炎。

支招:专家介绍,秋季气候干燥,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可多吃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辛辣燥烈之物。多食用汤食及清淡食品,少吃肥甘油腻的食物,以防引起消化不良。出门在外,除了备好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外,建议带上一小瓶盐,洗水果时加点盐,可溶解水果表面的农药,有效杀菌消毒。

外伤 勿入草丛中 多走寻常路

去年国庆节,市民陈小姐报了旅行团到四川峨眉山游玩。“来之前就听说这里的猴子很凶,但是没在意。”陈小姐说,然而在她喂食猴子的过程中,被一只小猴子抓伤了她的手臂和小腿。无奈之下,她只好暂停行程,前往当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接下来的行程和游玩的心情也受到严重的影响。

支招:“外出游玩,难免会磕磕碰碰。”达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建议,旅途中建议带上创可贴、红花油、云南白药等外用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外出旅行不要随便进入深草丛,不要随意睡卧草地上,以防被野鼠、毒蛇或其他动物、昆虫咬伤。不招惹陌生宠物、流浪犬等,一旦被咬伤,及时到正规狂犬免疫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高原反应

调整饮食结构 少脂肪多糖类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向往高原,特别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但高原旅游对旅行者的体质要求较高,不仅老弱病残者要慎重,就是平时身体健康的人,如体内有隐匿的病灶,像扁桃体炎、鼻窦炎等,也应该小心,因为这些疾病容易在人体疲劳、缺氧状态下复发。

支招:因此,进入高原后应注意营养,调整饮食结构。由于人体分解脂肪比分解糖类需要更多的氧气,在到达高原后的7-10天内,饮食结构应做出调整,适当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增加糖类的摄入,多吃一些瘦肉、蔬菜和水果。特别是维生素C和泛酸,在进入高原后可适当多摄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