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小型戏剧展演第二天:茂腔 吕剧和山东梆子演绎人间真情

滨州日报/滨州网9月28日讯 9月27日晚,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第二台演出在滨州影剧院精彩上演。由潍坊、日照、东营、泰安的文化艺术院团带来茂腔《特别条件》、吕剧《情感扶贫》、吕剧《大后方》和山东梆子《还魂儿》。4部小戏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基层人民的真实生活展现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

茂腔《特别条件》。

小戏曲《特别条件》发生在新娘结婚进门的当天,新娘提出三个条件:一是进门要当权当家,二是结婚后要分家单过,三是婆婆要搬出去,否则就不进门结婚。其实真正的目的是:把被婆婆撵出家门的老婆婆接回家中,一家人和和睦睦的过日子。儿子与儿媳设下巧计,让婆婆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了错误。该剧植根生活,紧贴时代,直面现实,通过对该戏的演出,让孝德文化深入民心,让观众受到深刻的教育,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吕剧《情感扶贫》。

《情感扶贫》是一部反映基层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矢志扶贫工作的诙谐动情的小吕剧,讲述了一位女支书为带领村民走出“穷窝”,忽视了家人,致使丈夫要求扶贫办领导对自己进行“情感救助”的感人故事。这部剧紧扣精准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别出心裁、立意独特,以诙谐的艺术表现,映射了脱贫一线干部艰苦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吕剧《大后方》。

小吕剧《大后方》说的是一对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夫妻,即将丢下三个月大的孩子去城里打工,扔下一双老人去外面挣钱。家不能不顾,钱不可不挣,他们顾得了前方顾不了后方,顾得了后方又顾不了前方。是去还是,夫妻俩难以抉择。该剧以幽默的形式体现了新时代下的人们努力追求幸福的故事,反映当今社会现实,在欢声笑语中让大家有所反思、有所感悟。整场节目,体现民族主旋律,突出当今社会正能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东梆子《还魂儿》。

《还魂儿》讲的是一对乞讨夫妇好逸恶劳,不肯回乡,东躲西藏继续行乞。拾荒老人遭遇职业乞讨夫妇患重病的骗局竟倾囊相助,使乞讨夫妻无地自容,特别是当他们得知风烛残年的老人依靠拾荒竟资助贫困学生时,良心受到谴责,灵魂被深深触动,夫妻幡然悔悟,决定回乡靠奋斗去赢得幸福。该剧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最底层,情节一波三折,剧情起伏跌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塑造了微如草芥,处境艰难却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拾荒老人形象,呼唤人与人之间缺失的信任,讴歌了时代精神。

观众聚精会神观看演出。

展演当晚,演员们地道的唱腔频频引发观众的喝彩。起伏跌宕的剧情、通俗易懂的唱词和演员卖力夸张的表演,让不少戏迷朋友情难自禁、热泪盈眶,他们为剧中主角崇德向善的品质鼓掌,更为演员们展现出的社会正气叫好、点赞。

据悉,作为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三大项目之一的“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于9月26日至30日在滨州市举办。共有15部剧目参加评比展演,其中包括吕剧、柳琴戏、渔鼓戏、山东梆子、茂腔、东路梆子、扽腔、莱芜梆子等多个地方戏剧种,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小戏创作成果,推动山东戏剧艺术繁荣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一下二维码观看【滨州网直播】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第三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作品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