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蹶名王,声震天下,南明最后的大反攻

大清入主中原之初,三位从龙入关的汉人被封为王,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耿精忠为靖南王守福建,孔有德为定南王守广西。

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孔有德率军大破桂林,杀督师瞿式耜,明将陈邦溥向清军投降,永历帝乘船逃走,本来,永历帝想逃往贵州,被大学士吴贞毓劝止:“孙可望跋扈无礼,如果入黔,则满朝俱为其所制,国事危矣!”此时大西军首领孙可望正在与南明朝廷为封王之事闹得不可开交,孙可望想受封秦王,以此名份节制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但南明朝廷以不合礼制给予拒绝,但此时永历皇帝以走投无路,孙可望派手下大将迎驾,把永历帝接至贵州安隆千户所安顿,此时永历皇帝算上家眷太监文武百官一共只有不到三千人,被护驾的孙可望牢牢看住,而孙可望在贵阳建王府,设六部,铸印信,完全是独立的小朝廷,永历皇帝不过是他请来的一块活牌位,

孙可望得势,手下的跳梁小丑也都蹦出来溜须拍马,礼部主事方于宣,亲自为孙可望撰写“国史”,书中称张献忠为“太祖”,并作《太祖本纪》一传,把张献忠比为汤武之君,斥崇祯帝为桀纣之君。孙可望见此,也觉过分,说:“也不要如此之甚!”方于宣挺胸讲道:“古来史书皆如此。不如此记述,不足以弘扬开创之勋劳!他又劝孙可望早正大位,但孙可望担心人心不附,准备打几场胜仗为自己撞声威,

他派李定国率军进攻湖广,刘文秀进攻四川。大将冯双礼率一部万余精兵,最先出发,自贵州直杀湖南,一下子就攻克了清军所占的沅州,不久,李定国提兵入湘,与冯双礼部配合,攻下靖州和武冈。湖南的清军向广西孔有德告急,求他发兵相救。由于先前孔有德向湖南借钱饷遭拒,如今得报,不忧反喜,拒绝出兵相救。

李定国等人一路连战连胜,湖南全境响应,整个湖南地区仅仅有岳州和常德少数几个州县在清军手中。孔有德对湖南清军坐视不理,其实也是为他自己掘坟挖墓。由于湖南清军大规模后撤,在广西的孔有德军队实际上被孤离起来。由于久胜自负,孔有德并未四处调兵回守桂林,仍旧一副成竹在胸的派头,在王府中发号施令当诸葛亮。结果,永历六年(1652年,顺治九年)六月,乘胜得势的李定国率明军猛攻全州,一下子就全歼了孔有德派驻在那里的守军。这时候,孔有德如梦初醒,赶忙派部将孙龙、李虾头二人提大军从桂林出发趋至兴安的严关据险堵迎李定国,结果一战即败,二将皆被明军打死。孔有德自率大军与李定国大战于大榕江,再遭惨败,清军弃甲断骼遍布溪谷。

孔有德

苍惶之下,孔有德只能退守桂林。此时,他急忙下令南宁、梧州、柳州等地清将回援,为时已晚。李定国手下明军勇奋,仅用四天就攻克桂林坚城。孔有德派人把全家聚集于一堂,尽陈多年搜掠的奇珍异宝,命令属下点火,阖家自焚。临死,他自作忠勇状,叹息道:“城亡与亡,臣子大义!”这个满清走狗,见识还不如他的老婆。举火之前,孔有德老婆把年才数岁的儿子孔廷训交予一个卫士说:“如能带此儿逃脱,就让他入庙为僧,千万不要学他父亲,一生作贼,致有今日下场!”不过,孔廷训这个孩子没能逃出,很快被明军活捉,押了几年后杀掉。孔家唯一逃出的是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他趁乱被家丁护着逃回北京,被封为郡主,后来下嫁将军孙延龄。

仅仅一个多月时间,李定国带军四击,打得清军全线撤退,广西全省复归南明境土。明军势头复起,广东的清军也全线后撤,死守肇庆,这时清军派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儿子敬亲王尼堪前来援助广西,尼堪武勇过人,屡立功勋,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他率精兵进至衡州,前锋已经与李定国军相接触。果不其然,明军一接即溃,掉头逃亡。尼堪大喜,即刻拍马上前,率领八旗精兵奋勇冲杀。出乎他的意料,此次明军的“交战即溃”,不是真逃,乃李定国诱兵之计。二十里外,密林之中,明军早已设下重伏,就等着清军入套。结果,铳炮大发,箭雨狂飞,埋伏明军呐喊冲杀,把清军打得猝不及防,大败亏输。

孙可望

乱战之中,尼堪亲王从高头大马上被一个南明士兵用长枪挑了下来。由于他一身黄金甲胄和亲王服饰太显眼招人,登时围来十几个明军,你一刀我一枪,把尼堪王爷砍刺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大脑袋相对完整,被明军用刀挑起拿给李定国请功。清军大败之余,丝毫不敢回顾,奔回长沙,闭门死守。尼堪带领的是正宗的八旗精兵,百胜无败,大清朝野震动,李定国也以两蹶名王,声震天下。

但是李定国的成功让孙可望妒火中烧,他开始拆台,先命冯双礼等人撤回,又因刘文秀在四川吃了败仗,解除了他的兵权,软禁起来,刘文秀和李定国关系甚好,兵败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接着他又连写七封书信急招李定国回武冈议事,李定国走到半路,接到密报,可望待尔至便要执尔杀之,李定国大惊,带领部下撤走,孙可望看计谋被识破大怒,亲自领兵要追杀李定国,不想却在宝庆遇到清军,被打得大败逃回贵阳,孙可望打了败仗更恨李定国,因为他的捣乱干扰,李定国打下来的大好局面损失殆尽。

永历11年孙可望拥兵自立,彻底和永历皇帝撕破了脸,不想他的反叛不得人心10万大军与李定国的3万人对阵一触即溃,孙可望走投无路,降了清朝,受封义王,随后他献上平云贵之策,将云贵的兵力部署,地势险要全倾囊相告,为清廷平云贵省了不少的事,顺治17年,天下平定,孙可望随皇帝出巡游猎,莫名奇妙的死去,其子嗣位,康熙年被降为公爵,乾隆年间被取消世职,空留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