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手机用户100067664131


青岛航空业始于1944年,日军侵华期间兴建流亭机场。解放后,海军在1950年至1964年对流亭机场进行4次扩建。1980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流亭机场为军用合用机场。1992年9月4日,流亭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并将飞行部队转驻胶州机场。2019年,青岛航空业迎来大变化,新建的胶东国际机场启用后,流亭机场也将关闭。

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效果图

2001年时,青岛流亭机场迎来一次大规模扩建工程。2015年升格为国际机场,并实行部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目前流亭机场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也是我国十二大干线机场之一。机场候机楼面积达12万平方米,开通167条定期航线,通达106座城市,周航班密度达3700余架次。2017年青岛流亭机场客流量达2321万人次,全国排名15位,货邮吞吐量23.2万吨,全国排名15位。

随着青岛的发展,流亭机场已经成为青岛航空运输业的瓶颈。2011年青岛新机场纳入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也预示着青岛航空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其位于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处,距离青岛市中心32公里。新机场将建设4条跑道,飞行区等级达4F。新机场高举高打,定位为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枢,区域性国际旅客中转枢纽和主要面向日韩的对外开放门户。届时胶东机场将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等多种交通工具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5万完成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远期在2045年达到5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