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南明同为偏安政权,为什么南宋国祚百年,南明却速亡?

中国古代汉族政权在外族南下无力抵挡时,大都南下南方避难,如五胡乱华时衣冠南渡的东晋,靖康之难时的南宋,这些朝代国祚都有百年之余,但是为什么同样南渡的南明却短短存在了三十九年呢?同样是偏暗朝廷,三者的差别却有天壤之别,东晋曾数次北伐,收复山东,长安洛阳,南宋虽一再孱弱,却也守住秦淮一线一百余年,而南明却短短存在三十九年,各中差别不得不引人深思。

一、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领导

南明自偏安一隅之后,便少有贤君,崇祯失国的消息传至南京后,在南京的留守大臣便对先确立皇帝再挥师北伐达成了一致,可是在 确立谁做皇帝的时候,却发生了争执。根据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福王朱由崧当为第一人选,可是东林党人因为万历年间争国本之事得罪过老福王,也就是朱由崧的父亲。为害怕日后遭到报复,东林党人以立贤为名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而史可法则主张既要立贤也要立亲,主张拥立明光宗朱常洛的弟弟桂王朱常瀛,最终脑袋短路一辈子的朱由崧不知道怎么突然英明了起来,联合江北四镇的军事力量了夺得了帝位。但是仅仅一年,这位“自古之国之君,无过吾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的弘光帝便被清军所俘虏,之后,南明再次群龙无首,明朝各地的藩王纷纷自立:在浙江的鲁王自称监国,福建的郑芝龙父子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衡阳的桂王朱由榔听调不听宣,也暗自怀有称帝野心,并对彼此收到清军攻击时皆按兵不救,使得清军得以各个击破。反观南宋,徽钦二帝被俘后,作为徽宗的唯一没有被俘儿子,赵构便成了最有资格成为皇帝的人选,从而得以号令全国,上下一心,共御强敌,使得南宋可以延续百年之久。

二、军队战斗力低下,清军战斗力太过强大,杰出将领较少。

早在大明建国时,明太祖便建立起了兵农合一的卫所制度,并自豪的说:吾养兵百万,不废百姓一米。但是这样一来,相当于国家养了百万的农民,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比如农民起义出身投降清兵之后的李成栋,在面对南明军队时,他带兵为大清连连攻下浙江,福建,扫平两广,射杀南明隆武帝,生擒绍武帝,并且以三百清兵攻下广州城,作战不可谓不神勇。但当其反正降明后,面对清军八旗的攻击,仅仅一个月,便身死人手,不得不令人唏嘘。而连李成栋都打不过的明军面对八旗的虎狼之师,其结果更是可想而知。南明有战斗力的部队,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如两蹶名王的李定国,便是张献忠的义子。而且南明能拿的出手的大将屈指可数,反观南宋前期,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吴阶等名将辈出,极其有力地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三、君主昏庸无道,治国才能低下。

南明第一个皇帝朱由崧,做风神似他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父亲,早在做藩王时便被史可法称为“在藩不忠不孝,不可主天下”,整天做着联虏平寇的美梦,贪图女色,结果仅仅一年,便被清军俘杀,南明四帝中,仅有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个好皇帝,他改变了弘光朝联虏平寇,与清朝划江而治的错误想法,并且希望联合农民义军抗清,只可惜受制于郑芝龙兄弟,而且郑氏兄弟早就意欲降清,生不逢时,最后被射杀,而最后的永历帝朱由榔为人怯懦,遇事毫无主见,如此帝王,如何担当的起中兴大业?反观南宋,赵构在很短的时间内团结了南宋各路军事力量,并且在剿灭钟相杨幺起义后全力抗金,统筹全局,虽然杀了岳飞是他一生的污点,但也不可否认他的政治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