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论语》,右手《周易》

作为一个读书人,如果没有读过经典,无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读经典,没有读过中国的古代经典,则更为遗憾。而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没有读过《论语》和《周易》,则难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最近,团结出版社为孙福万教授出版了一部新书——《论语易解》。他在书中尝试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读《论语》,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论语》和《周易》、理解孔子、理解儒家思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语易解》《论语》与《周易》的对话,2000年来对《论语》别开生面的全新解读,深入探索《论语》与《周易》的内在联系!

九月的北京,秋高气爽。29日下午,孙福万教授携其新作《论语易解》,来到古色古香的嫏嬛大书房,举办“《周易》与《论语》:中国人的圣经”讲座,为读者朋友讲授了此书真谛。本次讲座由“论语汇”主办,还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论语》和《周易》的深奥内涵。

孙福万教授先是谈到《周易》和《论语》何以有强大的吸引力、何以对中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的冠冕是易学。”李学勤先生的名言可谓是《周易》重要性的最佳注解。要知道,《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久远、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它被认为是“五经之源”“三玄之冠”“群经之首”,对儒释道三家都有巨大的影响,是中国人的圣经。《周易》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是辩证法的老祖宗,是经世致用的人生宝典。


孙福万教授

孙福万, 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哲学、传统文化、教育学等研究及教学。著有《论语易解》。 2014年开设微信公众号“玩易斋”,宣传易学和传统文化,受到欢迎。

《周易》地位如此之高、影响之大,其一在于《周易》是对天地人、全宇宙的模拟,它将天道、人事融为一炉,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巨大的象征系统;其二在于《周易》以人们最关心的吉凶、利害为关键,将义理寓于卜筮;其三在于《周易》图文结合、象辞结合,阐释空间大,言人人殊;其四在于《周易》所分经、传、学、术四部分,互相激荡,成为一部“活的经典”。

而《论语》,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后代帝王对孔子的各种封号就不说了,就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而言,如柳诒徵所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周易》和《论语》这两部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的经典,是由孔子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孔子不单是《论语》的主角,经过孔子赞《易》而形成的《易传》,也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宝库。


古色古香的嫏嬛大书房内讲座现场

接下来,孙福万教授为我们比较了《周易》与《论语》之异同。

《周易》主要强调的当是由天道而下贯人道,此即《四库全书》所谓“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而《论语》则主要强调由人道而上达天道,此即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者也。而在孔子那里,在儒家那里,就其价值取向、内在精神上看,它们又是完全一致的。《周易》与《论语》都坚持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都坚持现实主义的人文价值观,都坚持“与时偕行”的历史进步观,都强调仁者的淑世情怀,都强调人的自强不息精神,都强调中道或中庸的处世原则。这种一致性,也在《论语易解》这本书中,通过以《周易》对《论语》的逐章解读得以体现。

最后,孙福万教授选取了《论语易解》书中的几个例子,为我们展示了如何以《周易》解《论语》。


现场讨论热烈,思想交流深刻

讲座的后半场,专家学者和旁听读者都与孙福万教授交换了意见。这场关于《周易》和《论语》的讨论,见解深刻,令人受益匪浅。

本次孙福万教授讲座的内容,在《论语易解》的作者自序中有更深刻全面的阐释,而对于《周易》和《论语》的解读,则更要阅读这部书的全篇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购买。

点击“了解更多”,进入团结出版社天猫旗舰店,更多好书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