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到底有多少兵力?

我卖国贼专打爱国青年


1、先说说春秋时代各诸侯的兵力

关于春秋时代的兵力,史书比较少具体写人数,这里说两个指标,一个是“军”,一个是“乘”。

(1)春秋时代的“军”

春秋初期,还是沿用周的军制,一个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大诸侯国可拥有三个军,计三万七千五百人;中诸侯国拥有两个军,计二万五千人;小诸侯国拥有一个军,计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

以晋国为例,晋国起初只有一个军的兵力,内战后晋献公扩到两个军。到晋文公时,除着晋国霸业的兴起,先是扩张到三个军,分别叫上军、中军、下军。晋文公意犹未足,在三军的基础上,又将武装力量扩大一倍,另外组建三军。由于国际惯例只有周天子才可以拥有“六军”,晋国人玩了个新名词,把新三军改称“三行”:上行、中行、下行。

虽然在名称上做了手脚,晋国仍然摆脱不了在军事编制上僭越的嫌疑。不久后,知趣的晋文公又将“三行”压缩为两个军:新上军和新下军。这样,晋国的作战部队总共五个军,总兵力在诸侯国中名列第一。后来,晋国又把新上军与新下军合并为一军,称为“新军”,连同上军、中军、下军,一共四个军。到了晋悼公时,又把新军合并到下军,四个军缩为三个军。

不过,晋国压缩军的数量,作战部队并没有减少。

(2)春秋时代的“乘”

春秋时代军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乘”,就是战车的数量。

早期的战车数量是比较少的,比如齐桓公称霸时,齐国有八百辆战车;城濮之战中,晋国动用七百辆战车;在楚国伐郑时,动用六百辆战车。这时诸侯国拥有的战车,很少超过一千辆。

到了春秋后期,各国的战车部队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就连鲁国、莒国这样的小诸侯,都拥有一千辆的战车。当然,拥有战车最多的国家,仍然是超级强国晋国与楚国。

公元前531年,楚国在北方四城各配置一千辆战车,总计四千辆,以威慑投靠晋国的中原诸侯。晋国不甘示弱,两年后的公元前529年,晋国在邾南举行大阅兵,动用四千辆的战车,回敬楚国。到了战国时代,七大诸侯国都是万乘之国了。

(3)春秋时代军队的人数

我前面说了,春秋时代对于军力,一般使用“军”或“乘”,具体多少人则说得不多。比较确切的数据有下面几个。

在齐桓公管仲时代,齐国有常备军三万人,同时还建立一支庞大的预备役部队,总数有十万人。这些人要参加军事训练,平时也从事生产活动,有需要的时候则可以投入战斗。这样,齐国可动员的兵力达到十三万人。春秋后期,吴王夫差最强盛时,拥有兵力十三万。越王勾践在灭吴之役中,动用五万人。

总的来说,春秋时代的战争规模还是比较小的,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的兵力到达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

2、战国时代的兵力

(1)魏国

魏国是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到魏惠王时,军力更是疯狂扩张。根据《战国策》的纪载,魏惠王在发动邯郸之战时,魏国总计“带甲三十六万”。到魏惠王后期,魏国兵力又几乎增长了一倍,“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总计达到七十万人。不过,魏惠王时代,魏国损失也很惨重,岸门之战被秦国杀了六万;马陵之战被杀了十万;在河西决战中,又被秦国杀了八万。

到了魏襄王时,以魏国为主力的三晋联军在修鱼损失八万人马。张仪游说魏襄王时,称魏国兵力不满三十万,比起鼎盛时期已经锐减一半以上。到了魏安釐王时,魏国的军力有所增长,须贾游说魏冉时,称魏都大梁城的守军有“三十万”。不过,在华阳之战中,魏军又损失掉十五万人。

(2)齐国

齐国在齐威王时进入霸业时期,两度伐魏,第一次动用八万人马,第二次动用十万人马。齐国在发动伐楚的垂沙之战中,动用二十万人马。齐国在鼎盛时期的兵力多少,我没找到资料,考虑到齐国曾在五十天内灭掉燕国,我认为齐国最少有五十万兵力。

(3)韩国

同样从晋国分裂出来的韩国,“带甲数十万”。张仪游说韩襄王时,称韩国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在秦国发动宜阳之战中,韩国在宜阳的守军共有十万人,另外尚有二十万的兵力,总共三十万,这大约是韩国兵力的极限。

(4)赵国

在苏秦的策辞中,称赵国有数十万人军队,当时是赵肃侯时代。赵武灵王灭中山时,动用二十万人马。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大约有六十万的军队,长平一战死了四十五万。由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军国主义政策,赵国全民皆兵,故而尽管损失惨重,仍可以迅速补充兵源。在李牧围歼匈奴之战中,动用十六万人马。在后期李牧抵抗秦军入侵过程中,赵军虽然惨胜,但损失超过三十万。

(5)秦国

秦国无疑是兵力最雄厚的国家,在张仪游说楚怀王时,称秦国有虎贲之士“百万”。一直到秦灭六国,秦国一直维持在一百万以上的军队。

(6)楚国

在战国时代,楚国尽管没有多少精彩的表现,但兵力仍然很庞大,基本上保持一百万的军队。到战国后期,毛遂见楚考烈王时,称楚国有百万之师。在秦灭楚之战中,第一次用二十万人,不行;最后王翦出马,非要六十万,才灭了楚国。

(7)燕国

燕国早期几乎无存在感,在燕昭王上台后,燕国军力有大发展。到了战国后期,燕国乘赵国长平之败,以六十万军队伐赵,被廉颇、乐乘以十三万赵军打回老家。看来燕国只是人多,战斗力不行。

写的匆忙,只是整理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的资料,有不足之处,望斧正。


君山话史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力不尽相同。春秋时期晋国的兵力是最强大的,拥有4900乘,约15万兵力。齐国在春秋时期也有上千乘。楚国地大人多,有万乘数十万兵力。秦国的兵力没有明确记载 ,但据推论兵力也是很强的,鲁国郑国宋国卫国兵力均有3万人左右,而吴越两国的兵力在5万人左右。秋时期周王室 衰败,兵力不足六军之数。



战国时期,秦国 有100万正规军。其次是赵国的60万军队,赵国的骑兵很是强大。征善战的魏国有30至40万兵力,全是重甲步兵。韩国有10到20万兵力,是七国之中最弱小的国家。楚国有50到60万兵力,仅次于秦国和赵国。齐国有40万以上兵力,前期强大后期衰败。燕国有20到30万兵力,与其他强国相比还是比较弱小。



黍离211314999


战国前中期,秦国昭襄王早年是二十万流动部队,不包括城区防卫部队;

赵国在十五万左右,且李牧所在的六万铁骑是精锐,但在抵御匈奴,无暇顾及中原;

燕国姬平秘密训练新军二十万,剧辛主政,乐毅主兵;

韩国太少,十万左右,因为在第二次六国联军中折损了太多兵力;

魏国四十万,但魏武卒很少;

楚国不详,应该在三十万左右;

齐国冗兵,一共六十万作战部队,但战斗力不行。

以上数据是在五国灭齐之前的数据,灭齐之后,燕齐一蹶不振,这是后话。


Assassin150244032


那时候全国人口也就2000四川有刘湘刘文辉邓锡侯杨森等军阀,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刘湘,他后来死在抗战的路上,实在可惜!万,所有诸侯国兵力加一起,估计不会超过500万!你不会让妇女和儿童也参军打仗吧!


翠楼看天下


秦军能一次坑杀四十万赵军,这说明那时一个强国大国可以动员的兵力就能达到五十万左右了。

当然,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养得起这样庞大的常备军的,更多时候应该是预兵于民,平时生产,战时打仗。

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拉锯战时间之长,都是对双方艰难的消耗,赵国的衰败一方面是倾全国之兵的兵员的损失,一方面也是应对战争国力呈强弩之末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