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少吃“胆固醇”,还是应该少吃“脂肪”?真相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血液里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不是我们吃了多少含有胆固醇的食物,而是肝脏!

肝脏合成的胆固醇的主要原料是饱和脂肪酸,并不是肠道吸收的胆固醇。可以这么认为,食物中的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影响,远远大于食物中胆固醇对于人体胆固醇的影响。张大夫这么说,大家能够理解吗?说的再通俗一些,猪油、牛油、羊油等哺乳类动物的油脂是提升人体胆固醇的重要力量,不可忽视。

虽然,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是引起人体血液中胆固醇超标的元凶,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也不再提对于食物中胆固醇的限制,这不代表我们可以肆意摄入胆固醇。美国膳食咨询委员会同时认为,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控制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重要办法。

张大夫也认为,现阶段我国人民想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工作还是要限制动物类脂肪的摄入,比如说动物内脏、动物油脂。一般说来,指南建议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10%以内就可以。美国营养协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也都一致认为,减少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摄入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关注张之瀛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