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金庸!

记者 | 董怡虹 蔡黄浩

哀乐低回,花团锦簇,庄重肃穆。一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上书横批“一览众生”……

今日(11月12日),著名的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的私人丧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两岸三地、海内外的社会各界人士或送来花圈,或亲自前往吊唁。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前往现场,见证并陪伴金庸先生走完“最后一程”。

1.“今年香港太多‘巨人’离开我们了!”

今天上午,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香港北角英皇道的香港殡仪馆。

据悉,船王包玉刚、艺人黄家驹、张国荣、梅艳芳、华懋集团前主席王龚如心、前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香港著名电影制作者邵逸夫爵士等都曾在这里举办丧礼。

这家始自1930年代的殡仪馆今日又将见证一位“武侠小说巨匠”的最后一程。

上午9时许,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注意到,香港殡仪馆门口已经聚集了大批本地媒体。当记者询问他们是否也为金庸前来,对方介绍,其实今天上午是香港电影大亨、嘉禾影业创始人邹文怀先生出殡,大家都是为此事守候。

“今年香港太多‘巨人’离开我们了。”一位港媒记者叹息。

的确,从年初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到年中的知名作家刘以鬯,再到九月的“光纤之父”高锟,直到上月去世的金庸……一颗颗巨星陨落,难怪网友叹息,“一个时代过去了........”。

2.“有华人的地方,江湖就会发光发热”

下午1时许,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来到香港文化博物馆。据悉,今日起,金庸馆内将特别设置吊唁册,供公众追悼查先生。


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首日的公众吊唁活动的时间遵从了金庸家人的意见,金庸妻子希望公众吊唁与丧礼时间不会相差太远。

下午3时许,香港文化馆门口的人越聚越多,吊唁留书的市民也已经排到了文化馆侧面。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看到,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请假前来的上班族,大家都沉默不语,似乎在酝酿着心中的思绪。

记者还发现,许多市民排队之余依旧在品味金庸的小说,有的用手机看,有的拿书看,有的则听着耳机中的电子书。

香港市民司徒先生随身带着金庸的小说。

“金庸的小说就像精神支柱,”他反问记者,“你懂那种感觉吗?当我看到杨过断臂,在经历如此折磨后,他依旧成了一代大侠,
我从他身上获得了力量。”

市民谭女士虽然并未通读金庸小说,但二十几年前从内地来港的她,说出了每一个华人的心声,“连我孙子都知道武侠,金庸的江湖在每一个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永远发光发热。

除了香港本地媒体,不少内地媒体也来到文化馆报道金庸先生的公开吊唁活动。比如从金庸故乡前来的海宁日报,钱江晚报等。

钱江晚报的记者表示,自己这次来采访也是“主动请缨”,“是金庸的铁杆书迷,长篇小说都翻烂了。”

3.“金庸先生,仁者无敌”

下午4时许,第一批市民进入馆内吊唁留书,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他们一早便带着折叠椅前来排队。

在众多媒体的见证下,每一位市民都在吊唁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心声。

有人留言“查良镛先生千古”,有人呼唤“金庸先生,江湖永在!”,也有人用金庸先生作品中的名句抒发心中所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先生走好。”

句句留言透露着书迷的牵挂与不舍,每一次鞠躬都流露出人们对金庸的尊敬与追思。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也在吊唁册上留书——“金庸先生,仁者无敌”,通过《鸳鸯刀》结局中金庸先生告诉世人所谓“无敌的秘密”来缅怀与感谢其教会大家的至理。

最后,每一位参与吊唁的市民都能够获得金庸创办的明河出版社所特别制作的纪念册一本。

纪念册的标题为《看破 放下 自在》,从这标题中也可以感受到金庸先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禅意。



4.“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今日傍晚5时30分许,金庸先生的私人丧礼在香港殡仪馆内举行。


下午3时许,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金庸先生丧礼现场看到,现场正在紧张布置中,不断有人送来花圈挽联。现场已有大量媒体聚集。

下午3时15分左右,相关工作人员允许媒体入场10分钟,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即将举行丧礼的是殡仪馆底楼的福海厅,面积约200平方米。

大厅正中挂着金庸先生的遗像,遗像两旁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横批是与他并称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亲自书写的“一览众生”。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来到现场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来到现场

大厅两侧挂满了各界人士的挽联,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送来的花圈花牌上书“查良镛教授千古 一代文宗”;大厅最后一排则放置了一些祭奠用品。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马云敬挽”“查良镛先生千古,德高望重,刘德华敬挽”“查良镛先生千古,往生极乐,杜琪峰敬挽”……

除了大厅内,殡仪馆外围的马路边也放满了花圈花牌,二三十米的人行道一侧有近百个花圈,其中包括金庸的母校浙江省杭州四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高校送来的花圈,也有马云、余秋雨等个人送上的花牌。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了解到,丧礼将于傍晚时分开始,只邀请了少部分亲友,到时礼堂内不得摄影摄像,也不接受访问,但会接受各界赠送的花圈花牌。


马云来到现场


张纪中来到现场


杜琪峰来到现场

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今日,我们共同送别金庸先生走完这“最后一程”。东方网·纵相新闻还将持续关注相关报道。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先生离去,侠义之道永存。查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