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宣德炉的由来是怎样的?价格如何?

Luck依


【文藏来答】说宣德炉不贵的一定是家里有矿了!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宣德炉”到底为何物~价格在最后。都是千万级别的。说不贵的不知是不懂还是真有钱!

名物考

其实将「宣德炉」理解为一种泛称更合理,它并不仅指宣德年间所造香炉,也泛指与之形制相近的铜炉。一如对「景泰蓝」的理解:并不是专指明代景泰年间制作的珐琅器,而是对一种特有工艺器物的泛称。

但仅以「炉」来涵盖也不准确,因为「宣德炉」除多种炉式造型以外,也存在鼎、簋、鬲、尊等借鉴模仿青铜器的造型,亦有更多非「宣德」款的同类型铜器。是否有一种科学的名称可以概括它们的定名?—结合实物充分参考古籍和档案,我们发现有一种称谓,无论对于明造还是清造的宣德款铜器来说,都是非常适宜和科学的,这就是「宣铜」。

故00178176-铜云耳象足盖炉-局部

「宣铜」器用料丰富,造型精致,不仅代表着宣德时期铸器的最高水平,也标志着我国铜器铸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故宫收藏来看,明代宫廷旧藏的「宣铜」器,至清代宫廷仍有留存,非常难得;而清代铸造的「宣铜」器在故宫旧藏中占多数,其中康雍乾三代官款器是当然的清造「宣铜」标准器。

材质考

故00177016-雍正款铜长方双耳四足炉

查阅中国冶铜发展史,考古证明作为铜锌合金的黄铜的规模性使用,要晚至明代嘉靖朝铸造黄铜钱币。「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明会典》)。原因是合金中锌的单独提炼难度极大。这样看,宣德朝「风磨铜」的主要成分似乎更可能是青铜或红铜(纯铜)而非黄铜。

真宣「写真」

大慈法王释迦也失像缂丝唐卡

唐卡原件现藏西藏拉萨罗布林卡,属国家一级文物,入藏罗布林卡之前则一直供奉于色拉寺,是色拉寺的镇寺之宝。

喜欢看这么专业!图片清晰的文章!?来【文藏APP】我们有很多收藏、拍卖、古玩古董的精品文章哦!!

在这幅唐卡画面的一侧,也就是「大慈法王」像右侧的几案上,摆着一些物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只体型较大的香炉。圆鼎式造型。平口外侈,收颈,鼓腹圜收,三乳足较高,足根部有如意头装饰。颈下部有一周弦纹。朝冠耳较大,起自颈部。盖钮为一硕大的狮子造型,神秘生动。盖外沿饰一周莲瓣纹。器形古拙周正,各部分比例适中。据专家考证,此幅唐卡应该是宣德九年皇帝赏释迦也失为「大慈法王」时赐予,同批御赐的还有佛经、佛像、法器、金银等。受赏物品中虽未记载有「宣德炉」,但就如「商周彝器」、「景泰蓝」等名称不会出于本朝本代一样,当时的宣德炉应也是归入法器一类同赏。而从此件唐卡的来源和受赏时间分析,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当时宣德炉的真实写照。

右侧圆鼎式三足香炉是最早的宣德炉写照

铭款考

沈度书法辑字“大明宣德年制”款效果

辑字出处:沈度《楷书敬斋箴页》第二列“衣”字,第十二列“日”字,第十八列“年”字、“日”字;沈度《楷书谦益斋铭页》第四列“大”字,第九列“德”、“日”字,第十列“朝”字(取“月”旁);沈度《楷书四箴页》之《视箴》第四列“制”字,《言箴》第二列“宣”字

故00142844-宣德款铜朝天耳三乳足炉-款识

「德」与「徳」

我们注意到,宣铜器铭款中「宣德」的「德」字,有的缺少一横。「德」字演化从金文始,最早的金文中「德」字没有中间的一横,小篆隶定后,德字中间始有一横,楷体出现后,显然没有对德字的写法作出严格规定,写法灵活,常常是「德」、「徳」写法并存。而这种情况一直到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颁布《康熙字典》,才算由官方对德字做出隶定。从故宫收藏的宣铜器铭款看,「德」、「徳」兼有,而其中无横的「徳」多,有横的「德」少,且后者所署器多为清代。

铜鎏金双耳活环瓶 明宣德 青海瞿昙寺所有 青海省博物馆藏

铜鎏金双耳活环瓶款式

标准器

故宫旧藏宣铜器,虽然流传有续,但采用眼看手摸的传统鉴定方法,时代上只能大致分出明、清,且有分歧。那么除了在样式、款识等方面鉴定外,是否有更为有效和令人信服的鉴定方法以区别宣德本朝器和后仿?—借用科学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X荧光光谱分析正可解决问题。

近年来的宣德炉拍卖价格也是扶摇直上的!而且很多宣德炉的藏家是非常有底蕴的!

清 康熙 “万寿无疆”、“乐观斋主”双款棠棣红钵式炉 2014年北京翰海春拍 成交价1750万元明 崇祯 “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 成交价:1512万元


文藏


真正大明宣德炉已重现,林衡已在头条、百度发表了“真宣解密”等文章,搜“宣斋林衡”可欣赏“真宣”。


宣斋艺术馆


还行,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