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選日系越野車,你會選什麼越野車?

平行進口車展示


聊越野車第一選擇怎麼會是日系車呢?因為普拉多、蘭德酷路澤、途樂這些車嗎?

不否認這些車在SUV領域有不錯的越野能力,也有非承載式車身保證了不錯的車身剛性,以豐田為主也還有託森式差速器的性能提升,然而這種由美國人發明的機器也不是日本車的專利,沒有什麼值得吹噓的。

而且蘭庫、普拉多這些車也僅是有這麼一組中央差速器,前後都沒有主動限滑差速器更別說差速鎖了,看似先進的平臺實際越野能力沒有想象中的誇張,新普拉多連託森差速器也簡配了成為了分時四驅,前中後沒有一把鎖聊什麼越野呢,無非是剛性連接加上離地間隙高一些脫困能力好過一般的SUV而已。

至於途樂這臺售價五六十萬起步的所謂日產豪車,四驅系統也只是和二十多萬的撼路者以及大通D90級別相同,無非是V6/V8的發動機還在賣些情懷,然而在單雙渦輪以及混動技術的升級下大排機頭的優勢已經越來越模糊了。

日系的越野SUV主要的特點是:尺寸大、早期政採,這兩點迎合了很多階段心態的融合,喜歡可以選擇但實事求是一些最好,這類車賣的不是技術。

民用車的越野車首選還是牧馬人盧比肯,分時四驅簡單可靠,分動箱扭矩可以放大4倍的大容量即使沒有鎖也是相當可靠的,而且前後橋均有輪間電控牙嵌式差速鎖,可以手動開關鎖能體驗到真正的機械感樂趣,這種越野性能同價位的日系車是沒有可比性的。

價格低一些的如福特撼路者也是不錯的選擇,四驅系統和途樂相同為全時四驅,分動箱扭矩放大2.5倍且配合了多片式離合限滑差速器,等於有了一把可靠的中鎖,後橋同樣是電控牙嵌式差速鎖可以手動開關,無非是前橋少了一組差速鎖比牧馬人的可靠性又差了一些,但價格逼近也低很多。

終極版越野車可以看奔馳G,不到200萬的售價既滿足了情懷又有強悍的性能,前中後三把機械鎖的全時四驅只有不敢去的路基本沒有它不能走的路,這才是真正的越野車。

日系越野首先是SUV,並沒有越野車的真正性能,充其量只能算業餘組裡成績不錯的選手,但也並不是沒有對手,定位不應該混淆。


天和Auto


不選日系,不推薦德系


首先,日系和德系是世界上公認的造車強國,但真要說不選日系會選什麼越野車,那肯定不推薦德系。

第一:德國人的量產控制也是學的豐田的TPS和國內水平什麼大眾奧迪工廠一樣;

第二:我精雕細琢做一件產品的質量,不等於我連續生產100個的品質控制。若是限量,手工,精品的話,德國人或許比較強;但是批量生產的穩定性,質量可靠性,設計人性化。那就是日本人的強項了。德國量產貨也就是那個“操”性。這點在汽車相對自由開放美國市場一目瞭然。尤其是美國的二手車市場。日本車的保值率和德國車的保值率的差距不小。

第三:如果您有全世界各地的朋友或者FACEBOOK去問問,日本量產品和德國量產品的口碑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如果算上價格差距的話,那個差距就更大了。用業界良心去形容全世界範圍的日本量產品都可以。


德國人的造車哲學是工程師主導。
日本人的造車哲學是市場部主導。


區別就在於,德國人的思維基本上就都固定在了德國的高速,德國的山路,德國的紐北上。而日本人的造車思維是全世界需要車的地方。

因此,那些德國沒有的地形,德國人也就很少去研發這類地形的車。日本人是,哪裡有市場,我就研發這些市場需要的車。

還有一種說法是,德國貨只要滿足德國市場,滿足歐洲市場就足夠賺錢了,沒有太多的動力去研發那些周邊地區用不到的車(那些個巴博斯的改裝工廠除外,再說巴博斯那也是私人定製,限量生產)而日本自身市場太小,野心太大。全世界才是日本貨的舞臺。因此,有動力,或者有壓力去研發那些根本在日本用不著的東西。

投入多少,產出就有多少。

反過來德國人在跑車上的研發多少,成果就有多少。道理是一樣的。


SUV之家


看到題目回想了一下,好像日系越野基本承包了我們目前在大街上常看到的大部分越野車。

不選它們的話還有德系,美系,國產可選擇。不過我今天主要來說說他們的壞話。

奔馳G,很多人的夢想車,但是並不完美。昂貴,配件少,可靠性需要經過改裝進行提升,曾看過奔馳公司組織的澳洲穿越視頻,一組G-Class除了帶重載彈簧的300p,其他型號均換過懸掛才能到達目的地。前幾年還爆發過一段時間過交叉軸打壞差速鎖的事,固然是操作不合規範的緣故,但還是感覺沒有日系的皮實耐用。

奔馳系烏尼莫克倒是不錯,但離國內太遠,不做考慮。

路虎系列不在考慮範圍,衛士不錯,但塔塔把它停了。

牧馬人在極限越野的地位無人撼動,FJ不行,上上面那位也不行,優勢是相對便宜,改裝方便,外形炫酷。不過開牧馬人跑高速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體驗,噪音,震動,還有腰疼都在抵達目的地前消磨著你的體力與耐心。前兩年在E族上看到一位大哥改裝小馬,是為了讓小馬更舒適一些,這才是真愛啊。

他們家的大切,指揮官都屬於運動多功能車,不在討論範圍。

福特家皮卡還是不錯的,如果能接受高速限速80可以一試。

最近去看了撼路者,2.0的排量能開出3.5的感覺,前提是捨得踩。其他就沒有其他了,這車只試駕過一次,感覺隔音一般,座椅很一般。畢竟價格擺在那裡,不多評價了。

最後說說國產的。

長城系列,我自己開的17款的H9。優點:性價比高,缺點:一大堆。很多人拿H9和普拉多比,很有趣,一輛普拉多能買兩輛H9,有什麼好比的,為什麼不和G比。

H9最大的缺點就是電子設備太多,而且很多設計離人性化三個字差的有些遠。我當時買車的時候從山貓97,撼路者,普拉多27和H9四輛車裡最後選了H9,沒失望。跑了西藏新疆,過了無人區也玩過沙,目前沒把我丟路上過。

H5也是不錯的車,最近聽說也可以自產機油了,發家致富指日可待。H5長途開起來也和牧馬人有同樣的毛病,腰疼。優點也特別明顯,便宜。據說穩定性也不錯。

榮威 個人覺得RX8不能叫越野車,屬於有大梁的運動多功能車。

最後說一下北汽系列。被戰狼帶火的40以及被閱兵帶火的80還有經典的20

20屬於發燒友才能駕馭的,普通人不要嘗試。

40今年出了一個肥版,叫bj40plus。車展的時候去看了一下。

80至今在馬路上只見過一次。

北汽是一個很獨特的廠,他們廠的車大家可以去百度看一下,熱評不斷。

當然日系車也有一些問題,比如三菱還在用10年前的技術忽悠顧客,豐田不思進取,技術更新太慢,本田沒有越野車,日產途樂是不錯,途達就唉。。

車無完車,喜歡,適合自己就好。


胖子最怕夏天


那看你喜歡什麼類型的越野車了,不要一想起越野車就說日系車,其實日系車只是比較中庸,越野能力並不強。

比如各項比賽或者各項活動,極限越野方面,日系一直是中下流的。日系最大的優點在於其可靠性,也就是說可以長途跋涉的進行越野,故障率很低,但是其越野能力其實很一般。我們一提起歐美越野車就說越野不行,其實越野能力方面,他是比日系要強的多了,比如路虎衛士,奔馳大g以及吉普牧羊人。

有些路歐美系的能過去,日系的過不去,這就是越野能力的差別,但是有些路日系可以通過長途跋涉走到,但是歐美系的可靠性稍微低些,路上萬一出故障這是個麻煩事兒,就看你說哪個方便了。



新亞評測


我喜歡BJ40,是一種情懷吧,從開始的北京212,我就喜歡,雖然它有種種小毛病,但是我還是喜歡,支持國產,他才有發展的力量,讓我們陪伴我們的國貨一起成長吧!


科機控


不是說日系越野有多好,畢竟日系越野車對大多數玩越野的人來說,是玩的起的,包括他的穩定性,售後費用等等,雖然像奔馳大G,牧馬人等等越野性能很好,但是有多少人能玩的起。


平行進口車展示


極限越野錢少可以牧馬人,不差錢烏尼莫克,奔馳大G,赫伯克戰盾,國產猛士,喬治巴頓都是越野好車,長途穿越路虎,寶馬X5,奔馳GL系列都可以,其實起亞霸銳也不比日系差多少。


名字好壞有什麼用


德系,法系不錯!美系有點啊靠譜


ALeon160828000


德國奔馳啊!大G不就為越野而生嗎?


汽水汽車


奔馳或者JEEP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