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清华总裁班联手开餐厅却倒闭,真不是能力问题!

近日法院披露了一则案件:清华总裁班34名同学众筹680万,开了一家餐厅,开业后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期间虽然多次调整经营模式,但是无法扭亏为盈,连续三年亏损后申请破产。这是一批专业搞商业资本运作的人,大家合起伙来想做一个精品,结果却把摊子搞砸了。


网友评论很热闹

“清华总裁班开餐厅破产”一度成为微博热议话题,网友提出很多看法,很多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理,但也有人指出了关键:“这么多名总裁同时管理,没有一个实际领头人,管理不混乱才怪!”这句话一针见血,在经营管理方面,学历或许是一种优势,但绝不会是成功的关键,需要的还是有正确的运营模式与管理方式!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商业思维

经营模式有多重要?这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一旦落后、混乱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团队再完美,员工再优秀,做的也全是无用功。对外出拳的时候不知道往哪打,怎么打,连出拳的方式都不知道对不对,所有的障碍都是模式缺陷造成的。

新经济时代需要全新的商业思维模式,一个餐厅的经营模式一定是迎合新时代经济市场,有餐厅特色,而且落地可操作性强的模式,脱离了任何一点都不会成功。哪怕是总裁级别的精英集思广益、别出心裁的创意,不适用还是不会被市场所接纳、消费者所认可。


没有核心,领导者也难以成功

我们常说看一个领导什么性格,就知道他的企业是什么性格,领导是企业的灵魂,这么多灵魂攒在一起,就像特效镜头里多个模式不停切换,最后只能原地爆炸。团队不能没有领导,也不能全是领导,34个总裁全是头,不知道餐厅应该是谁的性格。而且也不是所有股权人都真心参与管理,有时候决策可能是不切实际的瞎指挥,七嘴八舌导致管理混乱。


海底捞当时是张勇夫妇和施永宏两口一起开的火锅店,后来公司发展张勇大权独揽,用原始出资额的价格拿走了施永宏夫妇18%的公司股份,成为海底捞的实际控制人。大家都吐槽张勇不厚道,但是也要承认,张勇主张一个店只需要一个主心骨,负责统筹管理运营,其他人协调分工的这种做法,确实可以提高经营效率,这也是海底捞顺利发展并成功上市的重要因素。


企业要实现有效经营

有生命力的企业应该有一个核心的经营模式,一个主导大局的灵魂领导者,才能形成有效经营,模式众多却没有适合企业,领导虽多却没有最高掌舵者,很难做到有效经营。所以总裁班的餐饮店关店不奇怪,如果他们能够放权,推选出来一名总裁来管理,其他人负责提供建议和运转支持,那这个餐厅也能做的风生水起,成就一段佳话。


在我们的日常经营中,实体店也要不断自省,经常反思自己的经营模式是否跟得上市场发展,有没有体现出店里的特色,还有落地情况,客户的认可度,以及自己作为经营者,是否存在多个领导核心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一个店的发展甚至生存。很多经营者都只有一个店铺作为事业,店铺的成功与否就是事业的成败,实体店老板,经营过程中多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