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东林书院,你可知道无锡曾经还有哪些书院?

无锡书院始于宋代,北宋杨时(文靖)曾讲学于城东隅,后其地建东林书院,并建道南祠,以纪念杨时(道南先生)。

南宋尤袤晚年在惠山第二峰下建遂初书院读书、治学,并藏书3万册。

南宋理宗宝祐中知县袁从于学宫东建祠,祭祀杨时、陆九渊、张拭、杨简、袁燮、袁甫、喻樗、尤袤、蒋重珍,称九先生祠。后几经废修,至明嘉靖八年(1529)称崇正书院。

明邵宝在惠山右建二泉书院,又名尚德书院,祭祀李纲,后改作邵宝祠。明成化时,邵宝因恢复东林旧地未成,曾讲学于城南泰伯渎北保安寺,邵宝门人华云即在此建城南东林书院。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与弟允成于城东隅杨时讲学处复建东林书院。

清康熙三十年(1691),顾培、金敞于锡山东麓建共学山居,用于讲学和祭祀,规约仿东林。


在乡区还有学海书院、安阳书院、葑溪书院、东泉书院与文昌书院。今仅存东林书院和安阳书院旧舍,作为古迹保护。

东林书院,在今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苏家弄,是杨时(龟山先生)讲学旧址,后建书院,故又称龟山书院。书院三起三落,以明代顾宪成(泾阳先生)、高攀龙时最盛。

当时书院宗二程(程颢、程颐)学说,推崇朱熹的理学,批评王守仁(阳明)的心学,宗旨是“以朱代王,救一时之偏”。书院不仅有自成一家的学术思想,而且订有院规。院规仿照白鹿洞书院,但有发展。并订有《东林会约》,会约定一年两大会,一月一小会,会期都是3天。书院大会小会在讲学之余评议朝政,裁量人物,把学术活动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这是东林书院的创举和特点。书院有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反对明哲保身,反对传食诸侯是东林书院树立的新学风,当时“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天下不知有书院,咸以书院曰东林”。东林书院在全国地位甚高,影响也很大。

东林书院的主张和行动触犯了当时专权的阉党魏忠贤等。于万历三十九年以莫须有罪名横加东林。魏忠贤为了排斥异己,将天下反对他的人一律称作“东林党”。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令捕高攀龙,高投水自尽。当时,天下书院全部废止。因“东林党”祸受害的学者、政治人物全国有2000多人,崇祯时昭雪。

清顺治十一年(1654),高攀龙从子世泰恢复燕居庙,建再得草庐等,以后逐步增建,至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同治三年(1864)又重建,光绪二年(1876)修丽泽堂。当时书院负责人称山长,由县、府选定,来学者分内课、外课。后又增附课。各课又分童课、生课。童生(未中生员者)进童课,生员(秀才)进生课。各课都有定额。每名分别给膏火银。书院经费主要来自田产租银、捐款、存款利息。同治五年,县拨布捐二成12093千文给书院生息作膏火费。

直至清光绪时,会约未变,但活动内容大变。除祭祀仪礼如旧外,讲学很少,主要是为科举服务,专攻“举业”,考课以“八股文”为主。书院传授学术的方式是“自学为主”。


东林书院最后一任山长是陶黻昇,主讲是会元陶世凤。

光绪二十七年废书院、兴学堂。次年八月,东林书院改为东林学堂。

建国后,1957年,东林书院旧址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于1962年东林小学建校六十周年时,曾来东林参观,特赋诗一首:“东林讲学继龟山,高顾声名旧史传;景仰昔贤风节著,瞻楹履阈学弥坚。”《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来东林时也曾吟诗一首:“为抗奸权志不移,东林一代好男儿;攀龙风节传千古,字字痛心绝命辞。”

1981年10月,市政府将书院主要建筑划出学校,并加以整修,作为文物古迹供人参观,归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管辖。2006年6月,东林书院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