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说起《聊斋志异》相比大家都不陌生,就算是没看过书籍的,也肯定看过电视剧的,毕竟当初张国荣演的确实是经典,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介绍这位中国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明朝崇祯十三年。我们都知道,许多有名头的人物身世总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在降生时的一些异象,蒲松龄也一样。传闻蒲松龄出生之前,他的父亲梦见一位偏袒上衣、乳际粘有一贴圆如铜钱药膏的病瘦和尚进屋,当蒲松龄降生之后,他父亲果然看到蒲松龄的身上有一块青痣,而这块青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里看见的那位病和尚的一模一样,所以后来的蒲松龄经常以“病瘠瞿昙”降生来调侃自己,在面对潦倒穷困的生活之时,总能说一句“谁让自己是苦行僧转世呢”。

但是要知道的是,蒲松龄并不是一开始就穷困潦倒的,他小时候的生活放在今天那可以算是小康了,蒲松龄的父亲早年改文经商,积攒了一些财富,所以蒲松龄小的时候过的生活是蛮滋润的,只要安安心心的读书就可以了,根本就不用担心生计的问题。之所以后来会变得穷困潦倒,是因为分家而造成的。

蒲松龄在家里是排行老三,上头有两个哥哥,下头还有一个弟弟,这两个哥哥虽然都是秀才,但是却娶了两个泼辣的女子,整个家里就被这两个女人搞得鸡犬不宁的,蒲松龄的老爸为了安静,所以便将大家召集起来,分家。之前我们说过了,两个嫂子都是泼辣的,而蒲松龄的妻子却是很贤惠不善争辩的,所以这个家一分下来,蒲松龄只得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先不说田多田少的问题,就单单蒲松龄从小读书没干过粗活的,根本就养不活家,所以,分家之后的蒲松龄就长期的陷入了为生计愁苦之中。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读书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尝试考科举呢?考是考过,但是没中,因为当时蒲松龄所写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当时的传统规范,所以接连考了四次都没中,到头来只中了个秀才的头衔,所以后来干脆就放弃了。放弃科举的蒲松龄为了养家糊口,做过幕僚,做过塾师,但没用,这些赚的钱还是很难养家,所以长期下来蒲松龄就一直处于一种穷苦的状态了。这期间他还做过一首《除日祭穷神文》:“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以此来嘲讽自己穷。

但是蒲松龄的生活虽然穷困潦倒,却一直没放弃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对于《聊斋志异》的撰写。这本书蒲松龄以其毕生精力写完,从年轻的时候写到暮年,一共写了8卷491篇,大约写了40余万字,其中的故事大多是写各类的鬼狐妖媚,将这些鬼狐妖媚的事物人格化,将他自己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也写了进去,可以说,如果没有蒲松龄几十年的坚持,那么今天大家可能也就见不到这本文化中的瑰宝了。

公元1715年,76岁的蒲松龄感觉自己的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好像许多年龄老的人都能感觉到这种情况),这条穷苦的人生路走到这里也该完了,所以,蒲松龄先是到祖先的坟前祭了祖,然后回到家里等着,果不其然,不久后的蒲松龄就因病病逝于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