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牛人”王守仁,终其一生做到了多大的官职?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守仁中进士,然后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那么“大明第一牛人”王守仁终其一生究竟做到了多大的官?



王守仁一生中最高的官职其实是南京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可能有些人会以为“南赣巡抚”和“两广总督”也是封疆大吏。其实明朝的巡抚和总督是不能和清朝的官位比较的,明朝的巡抚和总督只是中央的“特派员”,无权管理地方军政,只有埋头干活的份儿,时间一到就要回去复命。



其实王守仁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供职于都察院(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人到暮年才升任南京兵部尚书(正二品)和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最高级别,正二品)。



可是王守仁因为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在明朝伯爵的品级在侯爵之下,但是却在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三爵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所以王守仁终其一生只是一个二品文官(中纪委书记),但是却享受这“超一品”的待遇,而且这个待遇还可以世袭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