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圣贤还是小孩子

幼年时的王阳明,还不叫王阳明,叫王守仁,是个天资聪颖、有独立思想、专注力强的孩子,不爱读书,贪玩儿,是个孩子王。这似乎有悖于常人的观念,圣贤之人不是应该从小就勤奋读书才对吗?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回到明成化年间,看看小时候的王守仁,有哪些趣事吧。

当年,圣贤还是小孩子

一条吵闹喧嚣的大街上,一群灰头土脸的孩子,个个手里举着旗帜,呐喊着,奔跑着,来来回回。定睛一看,在这混乱的场景中,有一个小孩儿特别显眼,只见他面容清秀,眼神坚定,气定神闲的向各路小孩发号施令,众小孩在他的指挥下乱而有序的组织进攻、变阵和撤退,原来他们在玩模拟作战游戏。

中间那位瘦瘦的"淡定哥"就是小守仁。

孩子们越玩越起劲,不知不觉间,已日渐西沉,彩霞满天,妈妈们喊吃饭,他们才万般不舍的散去,整条街一下子静了,只剩下尘土在空气里飞扬。

小守仁回到家,被父亲揪住,好一顿训斥:"你成天不读书,就知道到外面玩!"小守仁扬起脏兮兮的小脸,顶嘴到:"读书有什么用?"听到这话,老爹王华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可王华毕竟是斯文的状元郎,手掌抬的高高的,最后还是没落到小守仁身上。小守仁找个机会溜了。

当年,圣贤还是小孩子

虽然常被父亲训斥,小守仁还是不改贪玩本性。

一天,小守仁闲来无事,在街上晃悠,看见一个小孩在卖一只鸟儿,小守仁顿时来了兴趣,可他没带钱,于是跟小孩儿商量,先把鸟儿给他,他回家取钱。可小孩儿也不傻,两人就这么僵持着,谁也不肯让步。

就在这时,一个鹤发白须的修道之人途径此地,无意间瞥了一眼王守仁,瞬间立住。他发现眼前这小孩非常人,他日必将建立大功名。于是,这位修道之人掏钱买了鸟儿送给小守仁,并对他说:"记住我说的话,你将来必成圣贤,功德圆满。但现在务必勤奋读书。"

道人一席话,挽救了一名顽劣少年。中华民族因此多了一位名满天下的圣人,明帝国多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奇才。

话题扯远了。总之,从此以后,小守仁开始发奋读书。

当年,圣贤还是小孩子

又一日,王守仁陪爷爷竹轩公,和一帮老爷爷去金山寺赏月,凉风习习,皓月当空,老古人们诗兴大发,纷纷开始题诗。到竹轩公的时候,老人家也许是喝酒喝晕乎了,一时竟提笔忘言,甚是尴尬。这时小守仁拿起笔,落笔成诗。众人都凑过来看: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如此清新别致、蕴含辩证思维的一首诗,顿时惊艳四座,老人家们赞叹不已,都认为小守仁的诗文将来必定名满天下。小守仁的爷爷竹轩公颇为得意,心里乐开了花,但嘴上却说:"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竹轩公还真没吹牛。后来的王阳明,不仅文采出众,还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军事奇才,屡创奇功,更一手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王阳明心学,终成一代圣贤。

(注:本文参考自王觉仁先生的《王阳明心学》一书。

当年,圣贤还是小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