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到!再探超声心动图|朝花夕拾 · 协和八

【小编按】前一篇「不慌不忙,我也是超声心动读片王」,教会了很多迷茫的青年做人的道理,哦不,读图的道理。今天,我们推出了续集,这一次可难了不少,快来一探究竟吧!

如何读懂超声心动报告(2)

How To Read An Echocardiography Report?

在课堂上、查房时、讲座上、甚至美剧里,总有能遇到心内科大夫对着 Echo 的动图侃侃而谈。

如果你也曾听不懂心内科大夫的描述,也想争取听懂他们究竟在说什么,就赶紧往下看吧!

本文将以二维超声心动图为例,为大家介绍最基本的几个切面。开始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心脏的两条轴线:

心脏长轴:心底-心尖这条心脏最大径线所在方向,平行于室间隔

心脏短轴:垂直于室间隔

1心脏四腔心切面

通常指心尖四腔图。

患者左侧卧位,探头的置于左肋下,从心尖部朝向心底。顾名思义,四腔心层面在超声图像中可以同时见到四个心腔:

四腔心切面图像如下图所示,你能辨别四个心腔分别是哪个吗?

答案见下图,假设你不知道超声图像的左右对应的是患者的左还是右,通过观察室间隔突向哪一侧,也可以分辨出左右心室来哦。

如上图所示,在心尖四腔心的超声图像上:

心尖朝上,右室靠左,左室居右,画面下方则分别是左右心房。

房间隔、室间隔、二尖瓣、三尖瓣都可见,但不同的瓣叶区分不易。

维持探头位置不变,若角度稍加变化,可以延伸出以下几个切面:

心尖五腔心切面:四腔心+左室流出道,可见部分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

心尖二腔心切面、心尖长轴切面:均用于LV各个部位的心肌运动情况。

2心脏短轴切面

即胸骨旁短轴切面。

患者仰卧,探头置于胸壁表面。超声平面垂直于心脏长轴,主要观察左室。短轴的图像非常好认,示意图如下:

一个圆滚滚的左心室 + 一个月牙形的右心室,小时候学的语文课文《日月潭》可还记得?

从心尖一直往心底,可以采集不同层面的短轴图像,常用的层面有:

心尖水平

乳头肌水平

下图为乳头肌水平心室短轴图像,可以看到乳头肌的截面。圆滚滚的乳头肌也是蛮可爱的。

二尖瓣水平

心底部(主动脉瓣水平)

此层面已看不到左室,如上图,被其余腔室所围绕的主动脉内可见三个瓣叶形成非常漂亮的 Y 型(提示:是不是很像倒着的奔驰标志?)

3心室长轴切面

即胸骨旁长轴切面。

探头位于胸骨左缘第 3 或第 4 肋间,超声平面平行于心脏长轴。示意图如下:

改变超声探头与胸壁的角度能探查到不同的结构。笔者觉得长轴图是较难理解的一个系列 o(╯□╰)o,可别开小差哦~

下图是心室长轴切面,图中可以观察到:

RV:右心室

IL:左室下外侧壁(指的就是左室后壁)

IVS:室间隔(此切面显示的是前间隔)

NCC:主动脉瓣无冠瓣

RCC:主动脉瓣右冠瓣

aML:二尖瓣前叶

pML:二尖瓣后叶

dAo:降主动脉

由于超声成像的特点,靠近探头的结构位于图像的上方,从上图我们可以分析心脏内部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

右心室在最前方

二尖瓣前后叶真的是一前一后哦

主动脉瓣无冠瓣通常位于后方

长轴图可以完整地显示乳头肌(而短轴图只能看到乳头肌的截面),可以较好地观察二尖瓣前后叶的形态及运动情况,还能显示主动脉瓣,有利于观察心脏收缩-舒张周期时瓣膜的运动情况。

单一切面观察会有其局限性。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同一病变的观察,常常需要综合多个切面分析。比如,要全面评估左室的运动功能,甚至需要「丧心病狂」地在不同的层面将所观察到的左室壁分成 17 个节段。如下图:

(提示:1989 年 ASE 推荐不含心尖的 16 节段,2002 年 AHA 推荐包含心尖的 17 节段)

做一次心脏超声,心内科医师实际上需要观察比上述更多的切面,才能最终给出一纸薄薄的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三个经典切面,你看懂了吗?

质控:小二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