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员墓碑上却有古波斯文字,翻译过来之后,考古学家都惊呆了

1955年,在古都西安,考古学家发掘出来了一个古墓,从墓碑可以看出,这是大唐左神策军散兵马使苏谅和妻子的墓。但重点是,这座墓碑上,竟然有来自古波斯的巴列维文。经过考古学家的验证,上面的汉文和巴列维文的意思不尽相同,翻译出来之后,将众人吓了一跳。

原来,汉文写的是“左神策军散兵马使苏谅之妻马氏,于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亡故,享年26岁”。但那行巴列维文,翻译出来却是“此王族逝者、左神策军骑兵之长苏谅之女——马昔师之墓,时年26岁,愿你能回归光明天使阿胡拉·马兹达的怀抱,在天堂享受平静与安宁。”

原来,这位神策军骑兵长苏谅,竟然娶了他自己的女儿作为妻子!,原来,这个苏谅,应该是波斯王族的后裔。唐高宗时期,波斯跟阿拉伯进行战争,波斯派王子作为使臣来中原王朝求助,但唐高宗并没有发兵相助,等到波斯王子回到故土,才发现故土家园,已经被阿拉伯人给占领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又回到了大唐,带着追随者在大唐定居了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波斯人信仰拜火教,也就是后来明教的前身和鼻祖。拜火教的教义里有一条叫做“圣婚”,提倡近亲结婚,认为这样可以保持血统的纯正,在历代的王室中,都有这样的传统,血统越近,血脉越纯正。所以,苏谅应该娶了自己的女儿。

但这种波斯习俗,在当时的大唐,显然是不被接受的,毕竟儒家文化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所以,为了掩人耳目,才在墓碑用汉语隐瞒了这个事实。毕竟,大唐会巴列维文的人,可以说是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