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多 运动少 睡得晚!糖尿病正在向你“招手”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既熟悉又陌生。

因为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在媒体上经常出现,而对于糖尿病的了解,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就是“家庭与糖尿病”。

这个主题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糖尿病不仅仅是病人一个人的事儿,与家庭的关联度也很高。

无论是糖尿病的预防管理上,还是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上,家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如说,我们生活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人员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起居时间,运动习惯等等,都起着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果整个家庭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2型糖尿病有着很大作用,可以使得糖尿病远离整个家庭。

当然,如果家庭中的某人,有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人也有责任去帮助他积极改善,回到健康的生活状态中来,共同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当发现周边的人患上糖尿病时,不要不以为然。糖尿病前期几乎没有任何临床信号,大部分患者都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糖尿病,错过了预防糖尿病的机会。

2017年6月27日,中国在最新一期的JAMA杂志刊登了一篇为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2013)的研究。研究公布了:2013年中国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以及糖尿病前期的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的比率约为35.7%。也就是说,10个中年人群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而100个中年人中,就有35个是糖尿病前期患者。

这个数据还是有些震撼的,可能与我们想象的,糖尿病是极少数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低想法完全不同。

是什么让我们现在糖尿病高发?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从经济上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700~1700美元时,正是糖尿病的高发期。也就是说,解决了温饱,向小康方向奔去的人们开始富起来,很多人在这一时期身体迅速发胖,成为患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从这个意义上说,糖尿病是富贵病。

这也就是说,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富裕了,各种大鱼大肉,高油高脂,快餐,零食,外卖,带糖饮料等等,拉近了我们与“富贵病”糖尿病之间的距离。

糖尿病这种病,实际上本身就是血糖高,但是别小看他,他连带出的一系列并发症,真正是我们健康的大敌。

糖尿病可以引发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可以说,糖尿病会带来一身病,加重一身病。

当然了,虽然糖尿病是我们健康的大敌,但是好在科学研究证明,这也是可以预防的。

下面就是重点了!那么, 怎么预防糖尿病呢?

积极运动

运动!这不是老生常谈,而是确实很管用。

俗话说得好,运动治百病。“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这些话都是老话,但是很有道理。饭后积极运动,有助消化,而糖尿病的致病机理就是,你摄入的能量太多,而没有消化完,这就让胰岛素分泌处于“疲惫”状态,久而久之就得糖尿病了。

所以,一天运动量保持好,帮助消化,还能预防糖尿病。芬兰的一份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相比不运动的人,每天运动35分钟或每周进行4小时运动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80%。

管住嘴 控制体重

该说说吃这个事儿了!现在确实,网红火锅店,网红奶茶店,各种餐厅,烧烤,快餐,蛋糕,零食太多了。能控制住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然而,你越多吃,吃的热量越高,糖尿病就越向你“招手”。

现在的年轻人还特别喜欢快餐和油炸食品,比如汉堡、炸鸡腿、炸薯条等,这些食物都是引发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的主要元凶。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用了15年时间,访问了3000位年轻人,发现他们中每周吃两次快餐以上的人,体重增长得更快。而过度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糖尿病视为大敌,就是自律! 如果一个人足够自律,随时都可以构建起抵御糖尿病的长城。

吃可以吃,适可而止。如果肥胖,请积极减肥。

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中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要高30倍,而且腹部肥胖较臀部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减轻5%的体重。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锻炼,但只要体重减轻5%,患糖尿病的危险就会降低70%。

多吃粗粮

医学研究表明,进食过多,高糖高脂肪饮食可诱发糖尿病。尤其是长期以精米精粉为主食,造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大量丢失,诱发糖尿病。

粗粮中含有的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而且,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使体内的有毒物质更快排出,所以平时可以多吃。

买食物看清高纤维标志。有高纤维标志的食物,能确保其中至少含有5克粗纤维,可降低乳腺癌、糖尿病、高血压及中风危险。

心情愉悦 睡眠充足

心情好,啥都好!糖尿病的预防也与心情相关。好的心情,好的状态,一切正常。心情不好,很多人容易吃吃吃,一次性摄入很多高热食品。同时,心情不佳还可能直接导致血糖升高,威胁健康。

方法论就是,保持愉悦,笑口常开。

还有一个事儿,与心情也有关系,也预防糖尿病更有关系。就是睡眠。

睡眠好,不失眠,心情就好,同时也会对预防糖尿病起到积极地作用。据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糖尿病中心的莱恩·马拉夫博士介绍,糖尿病和睡眠问题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睡眠障碍,而长期睡眠障碍也会引发糖尿病。

关注网信官微:ncfwxcom,第一时间获取福利和财富增值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