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績效模式正在拖垮企業!如何讓員工和老闆一條心:分好利益!

導讀:

有一個權威的調查,調查了不少於3000多家中國不同行業、不同性質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其中還包括了不少世界500強在華的企業),這些企業都在做績效管理、績效考核,最終他們對績效工作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如圖下:

看了這個結果頓時就讓人心情不好了:達到“滿意”和“很滿意”的只有17.6%,然而“很不滿意”和“不滿意”的總和(也就是績效工作失敗的)則高達71.7%!

現實很多中小企業,做績效為什麼容易走向失敗?

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還是:底薪+提成+ 績效工資

詳細說明: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 績效 工資,如: “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 績效 工資,然後按佔不同比例分解到8個 績效 指標上,企業每月對每個 績效 指標都會提出相對應的目標,最後根據目標達成率用KPI評分方式進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員工幾乎沒有拿到過100分,也就是說員工每個月都會被扣掉幾百元!

當下每一家企業都有一套自己制訂的薪酬模式,但是薪酬方案是否有效,能否調動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當前,企業人力成本不斷攀高而利潤持續下降,其實跟薪酬模式設計不當、不給力有很大的關係。

傳統模式為什麼沒有激勵性?

員工為什麼不喜歡被考核?

1、考核是老闆要的,員工要的是激勵;

2、考核目標訂的很高,員工很難達成;

3、考核一手提高要求,一手做負激勵(做減法、扣薪);

4、考核設計不合理,標準過高、內容過細;

5、考核缺乏激勵,員工沒有動力。

老闆為什麼也不認可考核?

1、考到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

2、因為負激勵,趕跑了優秀員工、經營人才;

3、由於員工不認同,不能發揮激發士氣的效用,反而打擊了團隊;

4、考核過程不嚴謹,各種造假和應付,流於形式;

5、公司為考核做了大量的事情,包括數據、表格、軟件、崗位配置,甚至加薪,卻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最好的績效考核,不是考核而是強大的激勵!

1、KPI不符合人性與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需求。

2、KPI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反而引起員工的反感與牴觸。

3、KPI不適合為員工增加收入的時代發展趨勢。

4、KPI忽視員工的需要、違背平衡和共贏的新社會規則。

5、KPI缺乏足夠的驅動力,淪為注重考核和評價的工具。

6、KPI助長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目標和利益的矛盾,而非讓兩者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7、KSF符合人性、解決了員工要高薪、企業要效益的的天然矛盾

就像任正非而言:

你要交給公司的是業績和功勞,公司保障給你的是收入和激勵,這才是 最公平的交易。

員工與企業是平等的,企業為員工提供了平臺,也賺到了員工的剩餘價值,員工為企業工作,也得到了自己的工資,這是平等的,本質上是一種交易。

所以,老闆要有“利他共贏”、“分享事業”的高度與態度。老闆要站高一線先願意舍,員工才能腳踏實地努力創造。老闆開始關注員工的需求與情感,員工則會體恤老闆的壓力與辛勞。這樣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動。

要把利益分配做好,讓員工和老闆一起擼起袖子,拼命幹;就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

那麼,怎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讓他為自己拼命地幹?同時還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1、給員工更多的持續增加收入的渠道和機會。

2、員工拿的工資,取決於他創造的結果。

3、將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企業利潤越高,員工工資越高。

那麼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怎樣的薪酬模式,才能真正激勵員工,實現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趨同?推薦使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KSF與KPI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全績效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KSF設計的五大核心理念:

1)大彈性、寬幅: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

2)高績效高薪酬: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

3)利益趨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圖解:績效考核KPI與KSF區別

KPI模式強調高壓目標,讓員工拼命做績效,但由於目標是對比出來的,即使在旺季員工很忙很累,目標水漲船高,員工獲得的激勵也不會太多。

而KSF使用平衡點的目標思維,員工在旺季付出的越多,收入就會越高,淡季付出少收入自然下降。工資收入由員工自行把握、自我創造。

設計案例:某企業生產經理的KSF薪酬績效設計表: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

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

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文章篇幅有限,不能詳細介紹KSF的設計步驟、其他行業案例和實操內容,想深入學習,請: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