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与黄桥决战

陈毅不仅是帅才,有战略眼光,决心大,而且还亲自指挥过具体的战役。就说在1940年10月打响的黄桥决战吧,陈毅不但决心单独决战,而且还拟定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案。战斗发起以后,他密切注意战场形势的发展,紧紧掌握有利时机,指挥部队出击,以劣势兵力全歼绝对优势之敌。无论是战略决策,还是战役组织和战场指挥都是高明的、无与伦比的,创建了战争史上少有的战例。在黄桥决战之前,军队里有三种意见:第一意见是项英发来的电报,反对黄桥决战;第二是刘少奇同志的意见,他是主张打的,但主张固守等待援兵的到来;第三是陈毅同志的意见,他主张单独决战。认为八路军距离很远,只能做战略上的配合,不可能做战役上的配合,还是由苏北指挥部在黄桥做单独决战。最后陈毅的意见直接报告给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最后批准了陈毅的意见。黄桥决战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打起来的。陈毅主张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以少数兵力坚守黄桥,吸引、迟滞、消灭敌人,主要兵力则置于侧翼机动位置,当敌人遭我军大量杀伤后,择其一路歼灭之,并继续扩大战果,以求全胜;对中间势力使其稳定保持中立;对日寇据点则大胆不管,只派少数侦察部队进行监视。有人担心:这样是否有风险?陈毅分析:当顽军大举进攻时,日寇会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而韩德勤也不敢公开要求日军直接参与向我军进攻。只要此战能速战速决,日、顽联合攻我的局面不会出现。陈毅同志恢谐地说:“如果战胜了,苏北大局就定了,我们就可大发展;如果失败了,那就算了。”他是充满必胜信心的。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一方案。陈毅的指挥所放在黄桥镇西北六公里的严徐庄,指挥全局。为了稳住国民党的中间势力,陈毅特派管文蔚、朱克靖等同志做说服工作,成功地稳住了左右两路约一万七千人的兵力,使得我军能集中全部力量对付敌人中路军的进攻。1940年10月4日至6日,经过三天激战,新四军共歼敌11000多人。韩顽第八十九军及独立六旅全军覆没,军长李守维在逃跑时淹死于河中。最后战役胜利了,连被俘获的七师参谋长都称赞说:“陈毅的战略部署真是出其不意啊!”在陈毅的指挥下,团结和争取了中间势力,粉碎了顽固派企图破坏团结抗日、消灭新四军的阴谋,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胜利,为创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黄桥决战的胜利充分展现了陈毅高超的战略决策、战役组织和战场指挥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