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口味偏好,竟是健康杀手!

中国古代有句俗语说“百病皆从口出”,所以饮食是否清洁、口味有什么偏好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味太过分别影响到所对应的五脏,进一步影响到五行所克的五脏。我们一一来讲: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吃过酸的食物,会使肝气过盛,“津”是满了、外溢,表示过盛了,进而导致脾气受到衰竭。酸味是入肝的,过多了会使肝气过旺,肝在五行为木,木太旺了,必定克脾土。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吃过咸的食物,会使骨骼受到伤害,肌肉短缩,心气也抑郁了。咸味是入肾的,咸味太过会伤肾,肾主管骨头,所以骨头还受到伤害,肾在五行为水,水克心火,所以心火被抑制住。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吃过甜的东西,会使心气喘闷,颜面变黑,肾气衰弱。甜味是入脾的,这里怎么说到心呢?显然说不通。原来是搞错了!查一下《太素》版本会发现,“甘”写作“苦”,就对了!这句话应该是吃过苦的东西,会使心气不顺。苦味是入心的,心在五行是火。火本来是被水克的,可是火太大了,反而被克制了,这叫反克,所以脸面变黑,肾气衰弱,黑色为水,肾为水,都受到影响。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如果吃过苦的食物,脾气就会过燥而不濡润,胃气也就薄弱了。这一句中的“苦”同样是搞错了,《太素》版本“苦”写作“甘”,就是说如果吃过甜的食物,脾就会湿气加重,注意《太素》版本,“脾气不濡”写作“脾气濡”,“濡”就是湿,脾湿就是生病了。你看版本多么重要,一定要找正确的版本。甜味入脾,甜味太过会伤害脾胃。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吃过辣的食物,会使筋脉松弛,精神也就慢慢涣散。“央”通“殃”。辣味是入肺的,肺五行为金,金克木,肝为木,肝主管筋脉,肝木被克制了,筋脉就会松弛,进而使得精和神都受到伤害。

可见酸苦甘辛咸五味太过都会引起病变。所以要“谨和五味”,谨慎地调和五味,请大家记住这四个字,谨和五味,不偏食、不过分,才能使“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味调和,所以五脏之气就旺盛,首先是肾气足、肝气足,肾主管骨骼,所以骨骼坚固,肝主管筋脉,所以筋脉柔韧,然后是肺气足、心气足、脾气足,肺主气、心主血、脾主肌肉,所以气血畅通,肌肉腠理固密、不疏松。如果能做到五味调和,那么五脏功也都正常了,“骨气以精”的骨气是泛指,指上面说的骨骼、筋脉、气血、肌肉腠理等等都强盛了,“精”这里是强盛的意思。“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只要能严格按照养生之道来做,就可以尽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