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医没有急救?《辅行诀》两千多年前就能药物急救了!

谁说中医没有急救?《辅行诀》两千多年前就能开五窍急救了!著舌法治急性心梗用硝石、雄黄应该比现在的硝酸甘油单纯舌下含服要高明吧!

硝酸甘油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急性发作、心绞痛的主要药物。正文后附硝酸甘油西药发现经过、服用方法及原理,可是谁又知道这些灵感不是来自中医书籍!这是中医错过的又一个诺贝尔奖!




《辅行诀》开五窍急救方

点眼:治跌仆,(疒+既)腰,气滞作疼,不可伸欠方。

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末。每用少许,以好酢蘸,点目大眦,疼在左则点右眼,疼在右则点左眼,当大痒,螫泪大出则愈。

吹鼻以通气闭方:凡诸卒死,息不通者,皆可用之。

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每用药苇管吹鼻少许,得嚏则活也。

著舌:治中恶,心疼,顷刻杀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清冷者是。

硝石五分 雄黄一分

共研极细末,著舌下,少时即定。随涎咽下,必愈。

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疼痛方。

赤小豆 瓜蒂各等分 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筷启齿,温水送入喉中,得大吐即愈。

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涓滴不通方。

烧熟汤一斗,人戎盐一升,葱白十五茎,莫令葱太熟。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令病侧卧,下侧以一盆着汤,承耳薰之,少时小便通,立愈。

上五方,救误急之道。若六畜病者,亦可倍用之。


附:大家都知道,硝酸甘油是心绞痛患者的救命药,然而你们知道吗?硝酸盐类还是一种猛烈的炸药。由都灵大学的化学家索布雷洛于1847年发明,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根本无法使用。1866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解决了硝酸甘油的稳定性问题,之后德国防爆炸药厂工人发现头疼病症,随着进厂的工作时间,居然一天天的减轻了,这才偶然发现硝酸盐类烟雾粉尘对人体的作用。

 初识硝酸甘油

今天,硝酸甘油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急性发作、心绞痛的主要药物。那么,硝酸甘油是怎样从炸药厂走进制药厂的呢?

传说19 世纪英国有一家生产硝酸甘油炸药的化工厂接连发生怪事:几位平时体壮如牛的工人周末在家休息时接二连三地发生猝死,苏格兰场立即组成调查组进入工厂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原来这些工人早就患有冠心病。但由于平时吸入了硝酸甘油尘粒,结果使心脏冠状血管得以扩张,心肌供血供氧得以增加,故平时未能发现他们有病。他们的死因反而是周末在家里休息时,没能及时吸入硝酸甘油尘粒而发病所致。这一惊人发现立即引起了医药学者的重视。

然而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 1998 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美国科学家,则发现了硝酸甘油及其他有机硝酸酯的作用机制:释放一氧化氮(NO),该物质能够扩张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益处。

 再识硝酸甘油

正如前文所说,硝酸甘油的根本机制是释放 NO,NO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小板的鸟苷酸环化酶(cGMP),使cGMP形成增加,而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下降。硝酸甘油以扩张静脉为主,其作用强度呈剂量相关性。外周静脉扩张,使血液潴留在外周,回心血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前负荷)降低。扩张动脉使外周阻力(后负荷)降低。动静脉扩张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从而缓解心绞痛。因此硝酸甘油的血管扩张作用,目前广泛的用于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

 独特的给药方式:为何要舌下含服?

舌下的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且口腔黏膜对药物吸收快,仅次于喷雾方式,另外可以避免肝脏的首关消除作用。舌下用药时身体应靠在座椅上取坐位或半坐位(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直接将药片置于舌下或嚼碎置于舌下,药物可快速崩解或溶解,通过舌下黏膜吸收而发挥速效作用,含在舌下略有烧灼感,这恰恰是药物有效的特征。如口腔干燥时可口含少许水,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应注意切不可像吃糖果似的仅把药物含在嘴里,因为舌表面的舌苔和角质层很难吸收药物,而舌下黏膜中丰富的静脉丛才利于药物的迅速吸收。一般来说,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2 分钟即能起效,作用时间可维持20~30 分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原书写于帛绢之上,藏于敦煌千佛洞,1918年河北威县张握南(1867一1919)于敦煌土道士处得此卷,后一直秘藏张氏家中,至其孙张大昌(1926一1995)时,原卷于1966年毁于文革。后张偓南之孙张大昌将该书抄本捐赠中国中医研究院,王雪苔先生加以整理校注。1988年马继兴先生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将校注本收录,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