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彭德怀称为“万岁军”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军长梁兴初达县治乱出奇招 一个侦察连收缴枪械万余支

梁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1912年8月23日出生在江西吉安庐陵县(今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一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军长,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

梁兴初身高一米八,眉浓黑,眼如炬,背微驼,颧骨略高,门牙前突,被人戏称为“梁大牙”。年轻时曾打铁为生,又被人称为“打铁的”。后来,因他作战勇敢,又被人赞誉为“铁打的”。梁兴初原名梁兴柞,因旅长陈光经常误将“柞”字认作“炸”,呼他为“梁兴炸”,他觉得不好听,于是,在“示”旁加一把“刀”,换为“初”名。所以,又有人称他是“带刀的”将军。

1967年3月,梁兴初调任成都军区任司令员。赴任前,周恩来总理特地召见他,对他谈话说:“自古以来,‘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你到成都当司令,最重要的是先把局势稳定下来,军队绝对不能乱!”

时值“文革”内乱,刘结挺、张西挺是四川省“文革”造反派的二大巨头。1967年冬,四川造反派因政见不合,一分为二。一派叫嚣:“刘张坐牢我坐牢,刘张杀头我杀头。”另一派也叫嚣:“刘张坐牢我把门,刘张杀头我提刀。”

梁兴初初入四川,两派便找上门来,逼他表态,究竟拥护哪一派。梁兴初回答很干脆:“统统枪毙!”次日,“打倒梁大牙”的大字报,便成铺天盖地之势。

1969年,四川造反派武斗蔓延,川东北尤为严重,达县军械库被造反派哄抢,每天枪声不断。梁兴初准备亲自出马,前往达县、万县等地,制止武斗。不少同志劝他:“川东北有几万条枪,你要小心啊!”梁兴初淡淡一笑说道:“小菜一碟。”不顾劝阻,驱车直赴达县。

某日,梁兴初召集达县两派头头开会,会场内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两派头头们到会后,梁兴初面色凝重地扫了大家一眼,径自宣布说:“我这次来达县,带了五个师,就是来你们这里制止武斗、收缴武器的。”接着,分别介绍各师师长,介绍到谁,谁就“咯”地一声起立,笔直挺立,注目待命。造反派头头们完全被镇住了,深感大兵压境,造反之途再也无望。第二天,他们便乖乖上缴各种枪械万余支。于是,达县武斗遂平。

其实,这一幕是个空城计,一切都是梁兴初精心设计布局的。他所谓五个师,实际只有一个侦察连,而五位师长,均为临时来向他汇报工作的师部干部。

梁兴初将军制止川东北武斗,既“虚张声势”,又真枪实弹。如有违抗者,该抓的抓,该关的关,毫不留情。罪大恶极者,绳之以法,投入监狱。他训诫造反派:“你们是造反派,我也是造反派,我造了国民党反动派几十年的反,哪像你们这个样,搞内乱。你们再吵再闹,就把你们统统关起来。”

毛泽东听闻此事,笑道:“还是打大仗的人敢讲真话。”

(常龙云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静/整理 编辑 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