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赛车?有钱我也能开。网友:思聪都不行.

提到F1赛车(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很多人都形容它是

“车速与烧钱速度成正比”的游戏。一辆赛车无论是从研发、零件、保养、运营都要花费巨额资金,这也使F1赛车成为“门坎最高”的比赛。普通百姓想要参加几乎不可能,即便强如思聪,也只能停留在“战斧F1”阶段。

思聪投资的“战斧F1”游戏主机

当然了从资本层面上讲,思聪想要玩玩儿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你要知道,F1跟你家代步车可不一样,用C票是开不了的哦。

我们看一下成为一名优秀的F1赛车手有哪些必要条件:

1. 强壮的脖颈肌肉

有人怀疑开个车还需要力量?要知道,一辆百公里加速时间4秒左右的跑车,在起步推背最猛的那一瞬间就能达到1个g(重力加速度)左右,加速过弯时需要4个g。(未经训练的人4个G就会大脑缺血,出现黑视,甚至昏厥。)这对劲部肌肉的要求极为严苛,在赛车行驶时,车手的身体有座椅和安全带固定,但头部就只能靠颈部肌肉来支撑了,这时便产生了4倍的颈上重量,大约30kg左右。当F1赛车手急减速的时候加速度为负的5个g,这相当于37.5kg的力量按向头部,可想而知要是换成一般人后果会是什么样的惨剧。

脖子和头一样宽

2. 强大的肢端力量

F1车手的手臂及手腕肌肉是极度发达的,在200km/h的速度下,操作F1的方向盘需要约200N的力量,即使今日的F1可使用动力转向来减轻车手负担,但是在高速时空气下压力的作用之下,转动方向盘仍是相当费力。同样,腿部及脚踝肌肉也很出色,在电光石火的比赛中,油门和刹车配合极为频繁,如果转换过程多于0.5秒路线都大相径庭。这对离心脏更远的脚部也是不小的考验,想要保持灵活性必然需要强加锻炼。在长达300km左右的比赛过程中,强壮的肢端力量还有强大的肌耐力是车手必备的身体素质。

3. 极强的心肺功能

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体育项目,F1赛车对运动员心脏负荷要求是最高的。车手在赛道上飞驰,就算是排位较差的车手的平均心跳也在165下以上(进站加油时除外),整个比赛持续90分钟,心脏负荷之大可想而知。车手的紧张情绪也会为心脏带来极大负荷,五盏红灯熄灭之前(正赛起跑信号),赛道上车手的心跳介于120到140下之间;当五盏红灯熄灭的一瞬间,车手的心跳瞬间上升到160到175下之间,在某些关键性或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车手在起步后前三圈的心跳甚至能够达到185下以上。

一场90分钟的比赛下来,车手会脱水3.5到4kg左右,如果换成一般人早已出现休克症状,而F1车手在下车后却还能谈笑自若。我们看着赛车手好像一直坐在驾驶舱内没怎么动,感觉很轻松,其实F1车手是坐着“轮椅”的马拉松选手,F1赛车手比赛时的耗氧量与马拉松选手相当。

赛车服掩盖的身材

4.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

足球运动中,虽然球员90分钟内也在场上不断移动、不断寻找机会,但注意力十分集中的时间不会超过45分钟,真正自己处理球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篮球运动中,球员不停的轮换休息,而且不断出现的罚篮,可以令运动员稍事休息。而F1车手除了身体要承受巨大负载外,大脑必须时刻保持警惕,100%的精力集中才能保证车手在90分钟左右的比赛中不犯致命错误,即使短短3秒的走神也可能导致车毁人亡。

现在知道车不是随便开,钱不是随便赚了吧。

最后,祝车王早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