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试题 第三章,循环系统

一、 名词解释

1、质膜小泡

2、肌内皮连接

3、W-P 小体

4、毛细血管通透性

5、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6、微循环

7、 心骨骼

8、心传导系统

二、填空题

1、循环系统包括 和 两个部分。

2、血管壁的一般结构中,内膜由 和 组成;

构成中膜的组织在中动脉以 为主,在大动脉以 为主。

3、大动脉又称为 ,因其管壁中含有 和 。

4、中动脉又称为 ,因其管壁中含有相当丰富的 。

5、小动脉是指管径为 至 的动脉,微动脉是指管径为 的动脉。

6、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 和 组成,在电镜下,根据其 的结构特点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7、心脏壁由三层膜组成,分别是 、 和 。其中心肌纤维均附着在 上,呈 排列,大致可分为 、 和 三层。

8、心传导系统包括 、 、 和 以及分布到心室乳头肌和心室壁的许多 ;该系统的细胞类型有 、 和 三种;其中,心肌兴奋的起搏点是 。

9、淋巴管系统由 、 和 组成,管中流动的是 ,来源于周围组织中的 。

10、心骨骼由 组成,包括 、 和 三部分,是 和 的附着处

11、内弹性膜由 组成,可作为 和 的分界标志;外弹性膜由 组成,位于 和 之间。

12、毛细血管的管径一般为 ,紧贴内皮细胞外面还常分布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称 。

13、连续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是:内皮细胞间有 ;内皮细胞胞质内有 ;内皮细胞基底面有完整的 。

14、中动脉一般是指 ,其管壁较为典型,主要表现在 、 、 。

15、动静脉吻合是指 ,其管壁分布有丰富的 神经末梢,对 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16、肌内皮连接是指 与 之间形成的连接,其作用是 。

三、选择题

1、循环系统的组成是:

A、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B、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

C、 造血组织、血管和脾脏

D、 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

E、 以上均是

2、毛细血管是:

A、 数量最多,管径最细,分布最广的血管

B、 管径最细,管壁最薄,总面积最小的血管

C、 分支最多,但管径最细,故总面积最小

D、 是组织中物质交换的场所,故每个器官内均形成疏密程度一致、形态结构相同的毛细血管。

E、 以上均不对

3、一般毛细血管的管径大小

A、与红细胞的大小相同

B、与最大的血细胞—单核细胞相等

C、约 10 um

D、6~8 um

E、约 10~15 um

4、毛细血管的分类依据是:

A、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

B、毛细血管的电镜结构

C、内皮细胞的光镜结构

D、内皮细胞的电镜结构

E、毛细血管的所有结构特点

5、毛细血管可分为

A、 连续型、不连续型、有孔型和血窦

B、 连续型、有孔型和血窦

C、 无孔型和有孔型

D、 连续型、不连续型、有孔型和无孔型

E、 以上均不对

6、动脉管壁的分层为:

A、内皮、内皮下层、弹性膜、肌层和外膜

B、内膜、弹性膜、肌膜和外膜

C、内膜、肌膜和外膜

D、内膜、中膜和外膜

E、内膜、内膜下层、中膜和外膜

7、动脉可根据管壁的结构和管径的大小分为:

A、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B、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微动脉

C、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中间微动脉和微动脉

D、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

E、以上均不对

8、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泵器官,其管壁结构分为:

A、心内膜、心中膜、心外膜和心瓣膜

B、心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心中膜和心外膜

C、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D、心内皮、内皮下层、心肌膜和心外膜

E、心内膜、心内膜下层、心肌层和心外膜

9、心脏的传导系统是指:

A、心脏内神经纤维组成的一个系统

B、心脏内心肌纤维借闰盘相连,胞质经缝隙连接互相连通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C、特殊心肌纤维形成的一个系统

D、将血液由静脉系泵到动脉系的传导系统

E、以上均不对

10、静脉

A、 分为大、中、小、微四级

B、 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各层有明显的分界

C、 分为大、中、小三级

D、 分为内皮、内皮下层、内膜下层三层,各层无明显的分界

E、 以上均不对

11、心传导系统

A、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各级分支

B、 产生并传导调节心肌节律性收缩的冲动

C、 由起搏细胞、移行细胞和束细胞三种细胞组成

D、 除窦房结外,大部分分布在心内膜下层

E、 以上均对

四、判断题

1、 大动脉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

2、 中动脉中膜相当厚,含 10~40 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

3、 正常血压的维持取决于大、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收缩程度(肌张力)。

4、 内皮细胞功能很活跃,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

5、 心骨骼的主要成分为透明软骨,形成心脏的支架。

6、 蒲肯野纤维由心肌细胞合成,分布在心内膜下层。

7、 心肌细胞也能产生激素。

8、 大动脉内膜含大量弹性膜,故内弹性膜清晰典型。

9、 窦状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虽然没有孔,但内皮细胞之间有宽大的间隙。

10、 心脏节律性的舒缩(正常约 70~80 次/每分钟)将血液有节律地泵入动脉,使血液有节律地流动,产生收缩压和舒张压。

五、 简答题

1、请简述毛细血管的分类及其特点。

2、请简述中动脉的结构及其分布的特点。

3、请简述动脉与静脉结构上的异同。

六、 问答题

1、毛细血管作为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其结构基础是什麽?

2、举例说明血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试述心房肌、心室肌和心传导系统心肌纤维在结构上和功能上

的异同点。

第八章 循环系统 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内皮细胞胞质中的吞饮小泡,由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内含向血管内、外输送的物质。

2、 血管中膜平滑肌与内皮细胞形成的连接。

3、 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成束的微丝和外包单位膜的杆状细胞器,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4、 物质透过毛细血管壁的能力。

5、 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

6、 由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循环。

7、 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是心肌和心瓣膜附着处。

8、 心脏壁内,由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传导系统。

二、 填空题

1、 心血管系统 淋巴管系统

2、 内膜 内皮下层 平滑肌 弹性膜

3、 弹性动脉 弹性膜 弹性纤维

4、 肌性动脉 平滑肌

5、 1mm 以下 0.3 mm 以上 0.3mm 以下

6、 内皮细胞 基膜 内皮细胞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7、 心内膜 心肌膜 心外膜 心骨骼 螺旋状 内纵中环 外斜

8、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房室束分支细支 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蒲肯野纤维 起搏细胞

9、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淋巴导管 淋巴 组织液

10、 致密结缔组织 室间隔膜部 纤维三角 纤维环 心肌 心瓣膜

11、 弹性蛋白 内膜 中膜 弹性纤维 中膜 外膜

12、 6~8 um 周细胞

13、 紧密连接 吞饮小泡 基膜

14、 解剖学上除大动脉外有名称的动脉 内弹性膜明显 中膜平滑肌丰富 外弹性膜明显

15、 微动脉的侧支直接与微静脉相通的血管 血管运动局部组织血流量

16、 内皮细胞 平滑肌 接受化学信息

三、 选择题

1, D 2,A 3,D 4,D 5,B 6,D 7,A

8,C 9,C 10,A 11,E

四、 判断题

对:1、2、4、7 错:3、5、6、8、9、10

五、 简答题

1、 在电镜下,根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的结构特点分为三型: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有吞饮小泡,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

★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有孔,可有隔膜封闭,有连续的基板。

★ 血窦:内皮细胞有孔,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基板不连续或不存在。

2、 中动脉的内皮下层薄,但内弹性膜及外弹性膜均很明显,分层清楚,中膜含丰富的平滑肌,一般而言,中动脉分布在各器官的门部。

3、 动、静脉的管壁结构相似,都分为三层且组织构成相同,但静脉管壁结构的变化较动脉较大,平滑肌和弹性组织不如动脉的丰富,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故管壁薄而弹性差,管径 2mm 以上的静脉多形成静脉瓣。

六、 问答题

1、 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基础是:总面积大,管壁薄,内皮细胞间可有较宽大的间隙(如血窦),或内皮细胞上有小孔,或内皮细胞内形成吞饮小泡,或基板不完整或缺如,基板对物质的通过还有一定的选择性,气体分子和脂溶性物质可直接通过。

2、 血管的管壁结构与其功能是密切相关的,如大动脉管壁富含弹性组织,弹性好,通过管壁的扩张和回缩。顺应心脏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将断续进入动脉的血液,转变为连续流动、循环的血液。

3、 心肌细胞属横纹肌,都为有分支的短柱状,但心房肌纤维较细短,横小管较少,胞质内有膜包颗粒,内含肽类物质,即心纳素,故心房肌纤维还具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室肌纤维较粗长,无分泌功能;心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是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形态已改变,为梭形或多边形,或细长形,胞质内肌原纤维少,周围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受交感、副交感神经和肽能神经纤维支配,能产生并传导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