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朝时期的投下制度

随着历史的发展,制度也在不停的完善。尽管宋朝吸取了唐朝的经验,对有关制度进行很好的改善。到元朝时期,一些制度依然不适合元朝,最后忽必烈不得不大力的整顿与改革一些制度,其中一部分制度是蒙古可汗改善的。忽必烈为了适应元朝的发展,在蒙古可汗改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整改。

公元1241年,窝阔台去世后,在乃马真后执政与贵族统治时期,朝政错乱,法度不统一。自此蒙古众王贵族对汉地增加赋税,又私自招揽民户,工匠要求也急剧增加,很多民户无法承担繁重的赋役选择逃亡。比如邢州一带,在1236年分封给两位贵族王亲的民户有14000多户,直到蒙哥初年只有700余户。

由此说明蒙哥时期,对王族与贵族的分封非常严格,在之前可汗的分封下,进行较为完善的改革。蒙哥对当时的投下(是指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进行整顿与改革,对大蒙古国在法度与分封有了很好的归整,更为弟弟忽必烈开创元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话说回来,蒙哥登基后,就对汉地开始大力整顿,让以往的混乱局面逐步统一起来,前后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登记户口。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民户的具体情况,让每个民户都可以登记入册,以事实情况分封汉地,进而防止诸王与皇族、功臣有作弊之举。

公共1252年,蒙哥通过登记户口比公元1235年增加20多万民户。虽然通过登记户口来抑制投下的发展,但蒙哥在位期间仍有大封宗亲的现象。前后拨出将近11万户给诸王后妃,共计有15人之多,以及将近一万户给有功之臣,共计有11人之多。这些诸王后妃以及功臣们,原来是没有分地分民的,一旦他们得到分地分民,就意味着汉地投下数目的增加。

公元1260年,忽必烈登基时,诸色占役者强半,所以,对于整顿与改革投下制度,已经让忽必烈操手不及。尽管这么棘手,也必须执行。在忽必烈大力的执行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对五户丝制(五户丝制是赋税制度中的一种)进行改革。元朝统治者要求:投下丝料由有司征收,受封的达官贵人都由中书省把关,也改变了过去征收州郡的办法。如每户丝料22两4钱,二户共计丝料2斤12两8钱。所纳丝料二斤由正丝与色丝各一半,此外,每户将剩余的6两4钱积成五户,且满二斤为止,付本给投下支用,这叫“二五户丝”。要是按十分来算的话,纳官要七分,投下得三分。这样改革控制了投下的丝制,进而对投下严厉的管控。

二:对民户的户籍全面整顿,还发布了许多有关投下的禁令。公元1264年颁布圣旨:“依着先帝圣旨,诸王、公主、驸马并诸投下,不得擅行文字,招收户计。”到公元1271年,尚书省颁布《户口条画》:对众投下招收了一部分人户,都按照民户登记入籍,再次重申投下不能擅自招人户。又对投下的匠户与驱奴等人都做了详细规定。元朝这些有关投下的禁令,大多都是忽必烈在位时制定的。

三:对于投下封地进行调整。如忽必烈借平定李璮之乱的有利形势,在原来汉人管辖区域内,以比较重要的诸王贵族的分地为单位,采取了分设、新立、改置和维持原状等方式。众建路州,尽可能使拥有较多封户的诸王贵族独占一路一州,或在该路州占主导地位。通过这样的调整和变动,使之大致具备了既为朝廷路州,又系投下封地的食邑特征。

由此可见,忽必烈对投下进行整改,也促使了元朝的经济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有利之处,进而推动了元朝的整体发展,让元朝的整体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当时,忽必烈对五户丝食邑进行整改后,又将分封制度推广到江南,还建立了江南户钞制。可见,忽必烈是要将投下制度进行到底,以有关投下制度的其他制度也要整改。平定宋后,又规定诸王与驸马在江南分地的民户,每户交纳中统钞5钱,故而称作“江南户钞”,到成宗时,改为交纳中统钞2贯。据《元史》中所记载:江南户钞下所记录分拨的人户,共有193万余户。忽必烈的整改,对元朝后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元军下江南之时,所有民户共累计937万余户,对于封户所收人户是总数的五分之一。从分封来看,所占的数目依然不小,足以说明忽必烈继续执行投下投下食邑化政策;相对来说规模有所减少。对于五户改为户钞,那也是因为忽必烈定制,在江南根据宋朝旧制而来,秋税征粮,或可折钞,后夏税征物,也可折钞,而未像在北方那样分派科差,征收丝料和包银。

对于投下制度,在忽必烈时期基本已经定型,忽必烈的后继人大体遵循他所制定的有关制度即可。虽然成宗与仁宗时期,先后都有对投下制度进行改革过,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元朝末年,皇权对投下进行日益减弱,与此同时,依附于皇权的投下分封制度,也逐渐走向衰落。

长城君曰:忽必烈前任都有对投下制度的制定,但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了让元朝实现后续能建康的发展,忽必烈开始对投下制度进行整顿与改革,通过实行一系列的措施,让投下制度发挥了优势,让元朝的经济逐步昌盛,国力也逐步壮大。元朝后期能有很好的发展,与忽必烈整改投下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从忽必烈的眼光来看,对投下制度的整改是想可持续,还想让后面的继承者一直使用下去。

参考文献:

《史天泽家传》《中堂事记》《元史》《元典章》《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