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河市镇:做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曾祥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朴实无华、憨态可掬,他除了有着农民的质朴以外,却又有着非常人的胆识。

曾祥云从1981年开始担任曾家坡村七组组长一职,虽没多大权力,也算不上什么“官”。但在村里,大小也是个“头面”人物,管着组里82户村民,老百姓遇到难处理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组长。如何当好这个组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出成绩,让老百姓满意,还的确需下一番苦功夫。

以身作则,示范带动。曾祥云是在1998年水灾之后开始种植水稻的,最开始只有30多亩稻田,但一年下来的毛收入有1万多元,这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他意识到这是一条不错的致富路,于是这一种就是二十年,现在的曾祥云早已经摆脱了贫困。多年来,他通过发展水稻种植、肉猪养殖等多种家庭经营,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但他没有忘记本组尚未脱离贫困的村民。于是他承包了组里村民没有能力耕种的荒田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之后每年都以分红的形式,将收成分发给组里的人,大家一看自己无力耕种的荒田别人帮着种了,自己还能得到钱,就像是天上掉的馅饼,于是大家纷纷把自家无力耕种的田承包给曾祥云。慢慢的,曾祥云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从开始的30亩到现在105亩,每年水稻收成能有10万来斤,收入也翻了几番,而那些将田承包给他的人,每年也能得到每亩200元的分红。

曾祥云的承包分红,使得整个七组的村民生活过的更好了,村民们也对这个组长很是认同,大事小事也会主动帮忙。适逢旱季,大家帮着一起抗旱;适逢秋收,由于道路不畅通,收割机不能开到田里,村民们都自发的去帮忙疏通道路;收成过后,大伙儿更会帮着一起晒稻谷。

统筹兼顾,全力抓好其它各项工作。在经济建设的同时,他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和民间纠纷的调解等工作,所在村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件,并调解民事纠纷多起。村民小组长工作辛苦,是一个琐碎又容易得罪人的差事,有时候还被误解,得不到支持。但多年来,他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始终用一心为民的作风诠释着一个村民小组长的良好人格魅力和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