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刮痧后适合做艾灸吗?

唐志宪


常识上一般认为做完刮痧后是不适合做艾灸的。

刮痧是日常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通过专用工具在体表反复进行的刮动、摩擦等,使皮肤局部出现红、紫粟粒状、黑斑或黑疱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皮肤的这些变化可持续1天至数天。

从中医理论讲,人体感染风、湿、火等邪气后,阳气不能得到很好的宣泄,刮痧可以帮助宣泄邪气,出痧是祛除邪气的必然结果。现代医学认为,出痧是血管扩张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血斑的一种表现。

通常认为,刮痧的机理首先在于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二是多种手法操作刮痧板直接刺激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三是改善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整体发挥通经活络的作用。

艾灸的机理在于通过艾火对穴位局部的高温炙烤,艾草燃烧所产生的红外群谱辐射与人体红外群谱同频共振、粒子交换等综合作用,激发穴位和经络的传感器,进而发挥调节作用。

一般而言,发痧属于湿热困脾经络淤堵的是实证,需要通过刮痧祛瘀解毒,清热泻火。而艾灸大多也以温经通络,补阳活血的应用为主,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容易形成对冲影响。

此外,艾灸大多发挥直接的温热和能量补充作用,对局部皮肤具有直接的微循环提升作用,皮肤组织的通透性也会因此提高,敏感性会降低,因此,刮痧之后在有痧痕的局部艾灸,就有可能加重出痧,不利于痧痕的恢复,而且刮痧后皮肤本身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容易破溃,其对热的敏感性也大为降低,非常容易烫伤。

当然,刮痧之后艾灸的能与不能,除了上述的基本认知以外,还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取决于患者的病象与气候体质,更取决于医术的精湛程度。如寒症体虚者,刮痧配合艾灸或许也有奇佳效果。若热症体实之人,刮痧后如用艾条温灸就有灸火内攻之患,但如能运用明灸在特定穴位灸之,亦能起到提壶揭盖-引热发散拟或是引火归元的效果。可见灸火亦能如针法一样实现“烧山火“或者“透天凉”的完全不同效果。前提主要取决于医者的准确诊断和高明灸术。

中医外治法的按摩,针刺,艾灸,刮痧,火罐五术,虽然操作上各有所长,但其道与术的运用皆离不开阴阳的总法则,李时珍在本草火部论中讲道“火者,有气无质,造化两间,生杀万物……”,说明少火之温暖能生而补气,壮火之灼杀亦可有泻气之功,因此,又有关于艾草生温熟热能通十二经脉的论断。

我们知道所有冻死的人都在最后,自己把所有衣服脱掉了,因为:“寒极生热”,而高热之时必会伴有寒战,“热极生寒”。阴阳除了对立以外,还有同根互体,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多重关系。故实际上中医外治五术皆具备补泻的功能,各术既可独立成法也可相互结合,对治疗效果有增不减,关键在于如何辨证施治,灵活应用。

作者小传:吴周强,中医药研究员,高级健康管理师。荟聚48年生物医药全岗位工作经验,专注生命健康,聚焦创新创意。原创分享健康干货,敬请大家点赞、关注,评论必回复!


易衡慧吴周强


我是理疗师,没有很多理论,最近几年一直在通过拔罐、刮痧结合艾灸的方法调理身体,就从实际出发,谈谈自己的感f想。

艾灸主要的功效在于固本扶元,祛湿排寒,增强人体免疫力,激活自愈能力。

没病的人,可以通过艾灸基础穴位(养生穴)使得身体健康,强壮,不易生病;

亚健康的人,可以通过艾灸相应穴位,调理阴阳平衡,使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刮痧后,体质寒湿或血瘀的人,可以通过艾灸,对人体进行有效补充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寒的排出。

那么刮痧如何配合艾灸呢?

我个人认为,刮痧,未必非要刮出痧来,而且未必要刮的血淋淋,在实践中发现,如果这位顾客有恙,刮拭对应部位,自然会出痧,而且很快出痧,还可能出痧很壮观,从日常保健来看,只要刮了,就对人体有益,比如每日的刮头,或者疏通其它经络。

刮痧能够打开腠理,方便风寒湿邪的排出,此时艾灸基础穴位,可以加速排泄,同时提升阳气。


特色艾灸喜子哥


从阴阳角度讲,一个补法,一个泄法,如何搭配必须精通阴阳之道,这需要深厚的功力,和认识有关,具体使用法无定法。

至于大多数说的出痧了,血管毒素了那是西医说法,用这个去思考艾灸和刮痧关系,我只能说呵呵


养生的智慧


什么是(痧), (痧)是民间的习惯叫法。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和 (痧气),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各种疾患。(痧惊合璧)一书就介绍了40多种痧证,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 (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 (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等。此外民间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对于做完刮痧后适合做艾炙吗?艾炙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老的好方法。但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需要用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如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四大养生穴位,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所以是不同刮痧部位可以艾灸的,但是在刮痧部位就不能艾灸了,因为避免火灰掉落灼伤皮肤容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