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古镇博物馆集群初现形态 历史文化遗产“群聊”西南联大往事

龙泉古镇里的闻一多、朱自清旧居。记者杨艳辉/摄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徐婕 张捷)近年来,盘龙区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方式,用文物、历史、文化“群聊”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受到游客的欢迎。

在昆明北市区,散落着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严济慈、蔡希陶旧居等一批抗战文化遗存。因为产权问题,很多文物难以实现对公众开放。为解决这一文物界的普遍难题,盘龙区2018年开始实施“龙泉古镇文物保护利用暨博物馆集群建设”,由政府主导重要馆舍的建设,配合社会力量,以“公助民办”的方式建设中小型特色博物馆。

“2017年出台的《盘龙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里,就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过近3年的努力,这种探索已经在龙泉古镇博物馆集群建设中初显形态。”盘龙区副区长成钢告诉记者。

在龙泉古镇,闻一多纪念馆作为核心主馆已全面完工,正在进行陈列布展,将很快开放;闻一多公园已建成,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完成文物场景复原并开放,已累计接待上万名参观者;晋氏宅院举办的“1938年的龙头街”专题展览引起热烈反响;龙头街115号民居的产权已收归国有,正在引入社会力量建设“昆明传统民居建筑文化艺术馆”。

同时,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也被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里。一批非遗研学基地及创意集市在盘龙区落地,“我在盘龙找文物”等研学线路受到市民欢迎,长水机场等城市窗口,都有剪纸、泥塑、南弓、滇式风筝等非遗展示。

去年,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亚婕带领工作人员走遍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寻访西南联大时期在龙泉古镇居住过的多位名人的后人,采集口述历史。结合口述历史及相关史料,集结出版了《龙头街的守望者》《在昆明发现史语所》《梁林》3本书籍,对珍贵历史文化记忆进行抢救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