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射一箭,周桓王进退无据成为笑柄,周王室再失威信

当初周平王时,郑武公和卫武公保驾有功,同被封为周朝卿士。卫武公死后,郑武公便独揽朝政。郑武公死后,郑庄公继位,继续辅佐周平王。待到周桓王继位的时候,周桓王觉得已经控制不了郑庄公了,于是便想解除郑庄公的卿士职位。

周桓王对郑庄公说:“您是先王的重臣,我对您也十分敬重,所以不敢再劳烦您两边来回奔波了。”

郑庄公见周桓王这么说,便非常生气地回国了。由于对周桓王不满,郑国便不再向周朝朝拜,而且还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联合别的国家讨伐宋国。

周桓王听说郑庄公以天子的名义讨伐宋国非常气愤,便下令撤去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心里更为不满,从此不再向周朝纳贡。周朝虽然已经衰败,但是毕竟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贡主。郑国不纳贡,周天子便亲自出征,率领蔡、卫、陈三国的军队讨伐郑国。联合大军到达繻葛这个地方的时候驻扎下来。

周桓王与众将领商议如何作战,联军不断向郑国挑衅,可是郑军就是不应战,也不发起进攻。就这样,两军一直对峙,

郑庄公见联军的士兵已经有了倦意,士气开始低落,才下令郑国军队击鼓出击。

顿时,郑国的军队像潮水般汹涌而至,陈、蔡、卫三国的军队本来就不想参与这场战争,一看郑军来势凶猛吓得掉头就跑,就剩下了周天子带来的队伍和郑军交战。结果郑军杀得周朝军队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这时候,郑国的将军祝聃从远处看见了周桓王,便拉弓搭箭,一下子便射中了周桓王左肩。要不是距离太远,这一箭恐怕会要了他的性命,但也已经吓得周桓王魂飞魄散了。

祝聃看见射中了桓王,便赶着战车想要继续追过去,这时,突然听到郑军阵营响起了收兵的鸣金号令,于是收兵返回了。

祝聃回去之后去见郑庄公,十分不满地说:“天子已经被我射中了一箭,早就吓破胆了,要不是您下命令收兵,我早就捉住他了。”

郑庄公说:“不管怎么样,他毕竟是天子。我们与天子开战已经是情非得已,如果再杀掉天子,那就违背礼数了,更会为别人落下口实;即便不杀他,你把他捉来了,我们又能把他怎么样?现在天子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厉害,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大臣祭仲听后也点了点头,说:“主公说得没错,周天子已经知道我们的厉害,以后不会再小瞧我们了。我们也应该给天子一个面子,让他知难而退,尽早收兵回朝。”

郑庄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祭仲。

祭仲当晚就动身,带着很多礼物去了周军的阵营。刚一见周天子,祭仲就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我们主公无心得罪天子,劳烦天子亲自出征。主公并没有伤害您的意思,只不过没有约束好手下的兵士,以至于有人大胆冒犯了您。现在主公特地派我来向您请罪,等待您的发落。”

经过这一仗,周桓王本来满腔怒火无处发泄,见郑国使者如此低声下气地前来请罪,虽然心中仍然怒气难平,但是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周桓王觉得多少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就表示宽容了庄公。

[xū]葛之战便这样收场了。当初,周桓王发动的这场战争便是欠缺考虑的表现。身为天子,却不知道利用谋略和外交的手段去解决纠纷和矛盾,反而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出兵,结果一败涂地。射杀天子本是难以饶恕的重罪,可是周桓王却没有定伤害自己的那个人的罪。这场战役令周王室更加没有了威信,各诸侯王都将周桓王当成了一个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