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请战 抵抗“病毒”

“我自愿加入发热门诊一线,随叫随到”“我志愿加入抗击冠状病毒的一线”“我是学呼吸和危重症专业的,在一线能发挥所学”“随时听从院党委的召唤”“我是一名医生,该上的时候我得上”“扶危渡厄,医者担当,我自愿加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市人民医院全院医护人员主动请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队伍中得到完美印证。

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不退缩、不畏惧,全员主动请战,医院党委按工作经验、科室和排班的具体情况,决定先期抽调50名医务工作者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优化制定10项操作流程,保证患者分诊和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使命,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之路。

病毒克星 再上前线

市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于家兴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不畏生死冲在一线;2009年乙流病毒爆发时,他肩负医疗组重任;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袭,他依然毫不例外的坚守在接诊一线。

23日8时,陆续有发热患者主动到呼吸科专家诊室就诊,问诊、呼吸听诊、做血液检查、拍胸部X光……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常规感冒引起的发热、四肢无力,但冠状病毒来袭后,市民也提高了警惕,都来医院确诊病情。一转眼已经忙到12时许,于家兴拖着疲惫的身体,赶紧吃一口已经凉透了的午饭,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又急急匆匆回到诊室,了解病情、开出诊断、解释用药,说的于家兴口干舌燥。水杯就在旁边,但于家兴没有喝水,而是继续把注意力放在患者身上。于家兴不是不想喝水,是压根不敢喝水,因为喝水后避免不了要上卫生间,这样就会耽误接诊患者。接待完今天的最后一名患者后,于家兴看了眼手表,已经是18时多了,比平时多出诊两个小时。他整理一下桌子上的一摞厚厚的挂号单,又马不停蹄地到发热门诊了解一天来的接诊情况。

轻伤不下火线 带病坚持工作

53岁的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孟丽霞,在全院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会议上突发冠心病,同事让她仔细检查一下身体,别耽误病情,但孟丽霞表示都是老毛病了,自己已久病成医,吃点药就没事了,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了,眼前没有比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更重要的任务了。孟丽霞回到科室服药后,又找同事了解会议安排部署的任务,才安心回家。第二天早6时,孟丽霞又出现在发热门诊,她说自己的病可以等,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不等人,前线需要她,她可以用30多年的临床经验更好的服务患者。每天早上5时许从家出来,晚上十一二点回家,这对孟丽霞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孟丽霞的丈夫也是医务工作者,特殊时期两个女儿想见父母一面难上加难,女儿开玩笑道,她俩好像“留守儿童”,只能在电话里听到父母的声音。

穿上白大褂就是选择了责任和风险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做密合性检测、穿内层防护服、戴内层防护手套、穿外层防护服、戴外层防护手套、穿防护鞋套……”消化内科医生刘卓勋告诉记者,她每次进入发热门诊隔离区,穿衣、脱衣都要按程序进行十多项流程。戴着硕大的面罩,整个人从头到脚被防护服包裹着,多有不便,但是为了能安全的接诊患者,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她很荣幸来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前线,虽然已经连续工作了一天一夜,但觉得特别充实,时间也过得特别快,面对生死每个人都会有恐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儿,自己既然选择了穿白大褂,就是选择了责任和风险,作为一名医生无怨无悔。只是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有点挂念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不知道他们这个新年过得怎么样了。”刘卓勋情不自禁的哽咽后转身低头回到了工作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