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蓝光”无处不在。所谓蓝光并不是指蓝色的光

随着多屏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抗击蓝光的必要性,其实,所谓蓝光,并不是指蓝色的光,而是波长为400-500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它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对其造成光学损害,且加速黄斑区细胞的氧化。因此,蓝光被研究证实是最具危害的可见光。我们该如何预防“蓝光病”的侵蚀?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到底什么是蓝光?

  蓝光是波长为380到500纳米之间的蓝色光线,也叫“高能可见光”(HEV),是可见光中具有最强能量的光谱段。蓝光广泛地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造光源中,比如我们生活中的电脑屏幕,手机或平板屏,及节能灯或LED灯具中。

  蓝光对人眼的伤害随着年龄的不同表现也不同:

  一岁的小孩瞳孔最大,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100%

  二岁的小孩瞳孔变小,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70%--80%

  二至六岁的小孩瞳孔更小,含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60%--70%

  60岁以上的人群蓝光产品通过眼球伤害黄斑的伤害率为20%

  蓝光伤害可叠加,致盲损伤不可,逆蓝光对眼睛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同时蓝光的伤害有累积作用,如同储蓄一样,平时的蓝光损害日日累积起来,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就会引发视网膜黄斑变性,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对蓝光的防护越早开始越好,并要坚持时时防护,不可掉以轻心。

  1.蓝光将加重视网膜黄斑区疾病

  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作用后留下的脂褐质(细胞碎片)将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逐渐积累,将造成视网膜对慢性光线照射伤更为敏感。

  蓝光将加重由于遗传、营养、环境、健康习惯和老年相关性引起的黄斑问题。在长时间的曝光后,视网膜的毒性将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从而加重黄斑区疾病,并且是不可逆的。

  2.蓝光可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本身的晶状体会逐渐偏黄。这有助于过滤蓝光。然而,白内障手术后,病人失去了这些天然屏障。蓝光将直达视网膜,进而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严重影响眼底健康。

  

3.蓝光可以引发眩光

  蓝光在处于400nm-500nm之间具有较高的能量。而能量较高的光线在遇到空气中细小粒子时散射几率较高,蓝光便成了晃眼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接触蓝光的机会随之急剧增加,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隔离蓝光对其损害,父母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早预防!

  蓝光不可能完全避免,但蓝光危害可防止

  所有白光是三原色(红、绿、蓝,三色)混光组成。蓝光广泛存在于各种自然或人造光源中,完全过滤掉蓝光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方法将蓝光危害降低到最低。

  不要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手机,平板与电脑

  电子屏幕的光线中含有大量蓝光,孩子不能承受这种蓝光给眼睛带来的伤害。0—2岁,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为佳。孩子在两岁或以上时,让孩子接触电脑的时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孩子需要看手机平板或电脑,给数码产品屏幕贴上护眼贴膜

  孩子不得不较长时间面对电脑或移动电子产品的屏幕时,请给屏幕贴上专为孩童设计的屏幕护眼贴膜。或配一副专业的防蓝光眼镜,过滤和降低蓝光对眼睛的伤害。

  关于上班族远离蓝光的6点建议:

  1、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

  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电脑屏幕,使颈部肌肉放松,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的面积。

  2、调整电脑屏幕距离

  建议距离50-70cm,屏幕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cm,呈15-20度下视角。从而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几率。

  3、眼球运动

  例如向上望呼一口气,再将视线移回中间,吸一口气,重复3次,然后继续进行下面、左边、右侧重复相同的动作。

  4、吸气

  吸口气对护眼有帮助吗?是的,其实在吸气时,可加速血液循环,根据调查,很多人因为太专注盯着计算机,就让呼吸速度变缓,所以要经常提醒自己,保持呼吸顺畅,以放松身心!

  5、冷热交替敷眼

  晚间洗脸先用毛巾沾温水轻敷眼部,之后再用冷水交替进行,可有效缓解眼干、眼涩等不适。

  6、强光下戴墨镜

  避免眼睛被强光、紫外线所伤。眼睛受到强光照射时,瞳孔会缩小,而如果是长期处于强光中的时候,瞳孔则是也处于缩小状态,时间长的话,则会引起眼球肌肉痉挛,眼球肿胀,头晕等不适感,而且过强的光线会严重刺激眼睛,看事物也会比较模糊。

  总结:蓝光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蓝光并不都是有害蓝光,真正有害的是400到440或450纳米以内的蓝光,虽然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阻止蓝光对视网膜和晶状体的伤害,但可借助防蓝光眼镜将蓝光伤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科技进步,歼灭蓝光伤害也指日可待!